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勰

作品数:58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定轨
  • 11篇航天
  • 11篇航天器
  • 9篇嫦娥
  • 7篇卫星
  • 6篇精密定轨
  • 5篇深空
  • 5篇深空探测
  • 5篇大气密度
  • 4篇空间物理
  • 4篇交会对接
  • 3篇电子设备
  • 3篇行星
  • 3篇载波
  • 3篇矩阵
  • 3篇观测量
  • 3篇航天测控
  • 3篇飞行
  • 3篇测控
  • 2篇低空

机构

  • 54篇北京航天飞行...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空气动力...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东方红卫...

作者

  • 58篇李勰
  • 35篇曹建峰
  • 16篇刘舒莳
  • 14篇唐歌实
  • 14篇陈光明
  • 13篇张宇
  • 13篇刘荟萃
  • 9篇李黎
  • 9篇李翠兰
  • 8篇段建锋
  • 7篇胡松杰
  • 7篇周率
  • 6篇陈略
  • 6篇韩松涛
  • 6篇刘磊
  • 4篇张效信
  • 4篇王美
  • 4篇王劲松
  • 4篇杨成
  • 3篇陈黎

传媒

  • 4篇宇航学报
  • 4篇飞行器测控学...
  • 4篇载人航天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深空探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国际太空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飞行力学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深空探测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航天器姿控推力建模及定轨解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姿控推力建模及定轨解算方法,涉及航天测控领域。该方法根据航天器姿控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基于物理方法建立理论姿控推力模型,并将本体系姿控推力加速度作为待估参数进行定轨解算,解算过程中依据理论姿控推力模型...
满海钧曹建峰李勰鞠冰刘舒莳刘山洪刘莹谭永政
希望-2卫星及在轨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2014年和2015年,全球成功发射了小卫星数量分别为162颗和149颗,所以从整体来讲,小卫星发射活动仍然继续保持活跃,并且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平稳发展阶段。现代小卫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小卫星系统不断更新换代,新兴小卫星已逐步具备业务服务能力,其管理模式也推动了创新,使其成为世界航天器发射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航天高技术竞争的热点之一。为此,本刊特推出“小卫星专题”,以飨读者.
赵志明施思寒孙骥付伟达唐科实李勰李阳朱雪萍窦骄
关键词:卫星数量小卫星技术航天器发射小卫星系统
一种深空链路裕量修正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间物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空链路裕量修正方法。首先统计深空站定期时间内气候背景下的深空链路裕量平均值范围:将定期时间分成若干次分时间,然后根据深空站的各次分时间气象统计量计算各次分时间深空链路裕量;每个次分时...
周率张效信曹建峰王劲松李勰陈略刘荟萃王美韩松涛李黎
文献传递
嫦娥二号平动点间转移轨道方案研究
2014年
针对我国嫦娥二号卫星拓展任务需求,研究了卫星由日地L2点向L1点的转移轨道方案。基于卫星真实星历,考虑各种摄动因素,借助不变流形理论和微分修正方法,设计了嫦娥二号在日地平动点L1和L2之间的转移轨道,提出了便于理解和工程应用的平动点间直接转移方式,研究了真实力模型下平动点Lissajous轨道的不变流形转移方式,对比了两种转移方式的出发速度增量、转移时间与出发时刻的关系。研究表明,嫦娥二号可以通过直接转移方式或者借助不变流形进入日地L1点Lissajous轨道,直接转移方式下有42天出发机会,基于不变流形方式下最短转移时间为210天,对应速度增量5.776m/s,最小速度增量可达0.024m/s。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我国嫦娥二号拓展任务的轨道设计与控制,并为我国后续平动点等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益借鉴。
刘磊李勰曹建峰唐歌实胡松杰
关键词:平动点不变流形微分修正
基于温度参数的经验密度模式修正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大气阻力是影响低轨航天器众多空间操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经验密度模式,固有的至少15%的误差已经严重制约航天器轨道计算精度的提高。针对广泛应用的经验密度模式,选择物理背景简明的Jacchia71模式,以温度参数Tc和Tx为对象,建立密度相对于上述温度参数的条件方程,推导了密度相对于温度参数的解析偏导数,并给出其最小二乘解。利用CHAMP卫星数据对模式修正结果进行验证,模式平均误差从40%降低至3%左右。通过TG01飞行器的轨道预报比较,修正前后轨道预报误差从2 km降低至1.3 km。经过CHAMP卫星和TG01飞行器的实测数据检验,验证了修正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李勰唐歌实李正李翠兰刘舒莳
CE5T星载GPS数据的定轨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搭载星载多模接收机,验证星载接收机接收导航星旁瓣信号的能力,首次实现了利用旁瓣信号对大椭圆轨道航天器的导航定位。理论分析了导航星旁瓣信号接收的可行性,基于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轨道特性研究了接收机接收信号功率及可视导航星数目与地心距变化的关系,并给出了理论几何定位因子。分析表明,接收机灵敏度达到-160dBm条件下,可具备6×104 km以下高度的定位能力。对获取的导航解数据及伪距进行了处理分析,利用导航解进行定轨计算,导航解的噪声水平优于10m。利用差分伪距数据进行定轨计算,残差噪声约为8.5m,使用1h数据可以实现定轨预报1h优于百米的精度,达到地基数据长弧条件下定轨预报精度水平。
曹建峰张宇胡松杰唐歌实李勰
主小行星带对火星轨道长期动力学影响评估
2023年
“天问一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正迈向月球以外更远的深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空间动力学环境,探测难度将不断增大.小行星带毗邻火星,不完全考虑其产生的摄动会严重影响火星轨道动力学参数解算精度,进而间接影响太阳系历表构建和高精度火星探测任务实施.为研究主带小行星动力学影响,本文先分析了主带小行星的分布特性,建立了太阳系动力学积分环境,结果表明:除火星外的内太阳系行星轨道积分10年与DE421的差异小于15 m,火星轨道积分差异约百米量级.基于点质量模型、单环模型和最新六环模型估算了其对火星轨道的影响,积分10年误差分别约为2 km,31.3 m,2 m.最后讨论了环模型与太阳系行星轨道参数共同解算情况,证实了环模型参数修正后火星距离观测量残差理论上可进一步降低至亚米级,同时发现仅利用距离观测量行星初始轨道根数在Z轴方向上解算误差较大.
刘山洪吴正楷曹建峰曹建峰鄢建国
一种低空风确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气科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空风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不同观测站提供的低空风数据,按观测数据特征对低空风场进行分层,对缺失低空风观测值的层采用插值方法求解缺测数据。对于不同观测站低空风观测值的层重叠时,...
周率刘荟萃李黎陈定辉王镓史荟燕师明李勰曹建峰韩松涛
文献传递
“嫦娥4号”中继星任务轨道确定问题初探被引量:3
2018年
"嫦娥4号"任务将采用着陆器、巡视器和绕飞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中继星进行月球背面的探测,中继星已先期发射,进入环绕地月L2点的晕(Halo)轨道。在中继星使命轨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仿真工作,开展了中继星在Halo轨道上的摄动源量级及影响定轨预报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光压摄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其相关影响,提高定轨精度,在太阳光压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继星在轨运行特点及其星体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求解光压等效面积的方法。经仿真分析,使用修正后的太阳光压球模型进行定轨求解,速度精度可提升约一个量级。
段建锋刘勇刘勇陈明李勰
关键词:HALO轨道
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测定轨精度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嫦娥二号"卫星再拓展试验的设计轨道,研究各种摄动力对轨道确定精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若要达到km量级的轨道确定精度,必须考虑除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外所有大行星以及日月的质点引力。文章进一步利用数值分析法研究再拓展任务的轨道确定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的测控条件,使用30 d以上的测轨弧段可以得到稳定可靠的轨道解,而短弧(小于20 d)稳定轨道的获取需要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轨数据支持;当"嫦娥二号"距离地球700万km时,测控精度可优于30 km;虽然每天测轨弧段的增加可以改善轨道精度,但是当增加到8 h以上时,定轨精度将不再有明显改善。
曹建峰刘磊刘勇胡松杰李勰崔颖
关键词:协方差分析数值仿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