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患者GMP-140和TXB_2测定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了解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 和血浆血栓烷B2(TXB2) 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观察33 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2 例正常人的GMP140 在血小板膜表面的分子数和血浆中的含量,并同时测定TXB2 含量。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MP140 分子数和血浆中GMP140 含量,血浆TXB2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未发现GMP140 与TXB2 在高血压病患者异常变化中的线性相关性。
- 李敏霞刘红春张志彪
- 关键词:血小板高血压GMP-140TXB2
- 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良性室性早搏被引量:17
- 2001年
- 李相中刘维李敏霞李志光
- 关键词:酸枣仁汤室性早搏心律失常
- 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GMP-140和TXB_2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探讨急件脑梗死(AI)与血小板活化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关系,以及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干预的影响。方法28例AI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10例,阿司匹林组8例和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于发病当大、第2、3和7天采血,测定血小板表面a-颗粒胰蛋白(GMP—140)分子数、血浆内GMP—140含量和血栓烷B2(TXB2)浓度。结果AI患者发病当大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和血浆GMP-140浓度均无显著升高。而在发病后第2、3人对照组明显升高,第7大趋于正常。尼莫地平组第2、3天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血浆TXB2浓度于发病当天升高,然后逐步下降,阿司匹林组下降显著,而尼莫地个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结论 钙拮抗剂可以干预 AI 后血小板活化程度,对花生四烯酸代谢无显著影响,阿司匹林可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但对血小板活化无显著影响。
- 李敏霞李相中陈丽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小板尼莫地平阿司匹林
- 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GMP-140和TXB_2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李敏霞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尼莫地平阿司匹林GMP-140TXB2
- 不同传代倍数成人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不同传代倍数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为自体MSC修复骨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提供部分参数。方法:采用全髓直接接种法分离培养胸科手术取下肋骨骨髓,贴壁细胞达90%以上融合时消化传代。传代细胞部分以1×106/m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含100ml/L胎牛血消(FBS)的L-DMEM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传代;部分在培养基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抗坏血酸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如此连续传10代。结果:5代以内成人MSC成骨分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以第3代最强,第6代后MSC成骨分化能力逐渐减弱。结论:不同代次的MSC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不同,6代以后明显减弱。做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成人MSC体外培养不宜超过5代。
- 李敏霞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于细胞成骨诱导成骨分化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免疫状态的变化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与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和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0例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的PAIgG和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其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SZ 2 1 (针对GPⅢa)和SZ 2 2 (针对GPⅡb)两种单抗同时测定。并同时测定了血小板计数 (BPC)和血小板聚集功能 (PagT)等。结果 :AL组PAIgG值 ((1 54 .30± 2 5 .71 )fg/pl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2 .0 8± 1 .72 )fg/plt) ,P <0 .0 1。 60例AL中 40例在正常参考值 (5 .8fg/plt)以上。其中 2 4例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且PAIgG值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P <0 .0 0 1 ,r=- 0 .395) ;1 6例血小板数正常。 60例AL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率 40 % (2 4 / 60 ) ,其中 1 4例单独SZ 2 1阳性 ,1 0例SZ 2 2阳性。 2 4例阳性患者均呈现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减低 ,用 5μlADP诱聚时 ,最大聚集率 (5 .58± 4 .76) %。 结论
- 李敏霞刘红春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免疫状态PAIGG
- “清解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疗效观察
- 1998年
-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复方“清解合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以筛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简便、廉价的有效药物。方法:以“清解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248例(治疗组),并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120例(对照A组)、正柴胡饮冲剂加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116例(对照B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85.1%)高于对照A组(74.1%,P<0.05)和对照B组(68.1%,P<0.01);治疗第1日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者(71.2%)明显高于对照A组(48.9%,P<0.01)和对照B组(51.5%,P<0.01);经动物毒理实验和长期临床应用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清解合剂”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疗效高、退热快、价格低、无毒副作用的复方中药制剂。
- 李相中宋艳霞李志光杨纲领王玉芳李敏霞汤建光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清解合剂中医药疗法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脑梗塞55例观察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经脑CT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10例,按就诊先后分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川芎嗪12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3周为1疗程)和治疗组(用药同对照组,并加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隔日1次,10次1疗程)。结果:1疗程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良好,治愈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聚集率除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急性脑梗塞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 李相中李敏霞王玉芳何翠玲
- 关键词:脑梗塞激光疗法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 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培养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纯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髓直接接种法分离培养13~18周胎龄水囊引产新鲜胎儿股骨骨髓,贴壁细胞达90%以上融合时消化传代。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含100ml/L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基)和加入15mmol/L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Hepes)的常规培养基(改良培养基)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酸度计监测培养基pH值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及CD抗原表达情况。并诱导改良培养基培养的hMSC向成骨细胞分化,酶细胞化学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鉴定hMSC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2种培养基培养的hMSC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CD抗原表达等方面相似,但改良培养基由于pH值较恒定而能提高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且诱骨分化后可形成矿化结节,ALP染色阳性。结论:Hepes能提高全髓直接接种法培养的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简化骨髓细胞分离程序,减少细胞损伤及受污染机会,利于hMSC培养的推广应用。
- 李敏霞李相中刘清芳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人骨髓
- 不同传代倍数胎儿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不同传代倍数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部分实验参数。方法:实验于2004-03/10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和安阳肿瘤医院临床实验室完成。采用全髓直接接种法分离培养13~18周胎龄水囊引产新鲜胎儿股骨骨髓(获提供者知情同意标本用于此实验)。贴壁细胞达90%以上融合时消化传代。传代细胞部分以1×109L-1的细胞密度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L-DMEM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传代;部分在培养基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抗坏血酸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如此连续传10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成熟成骨细胞的标志酶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鉴定不同代次培养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①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百分率:传代7代以内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无显著差异,均在87.5%以上(P>0.05);以第3代最强达93.4%。第8代后逐渐减弱,为72.7%~51.3%。②碱性磷酸酶活性:传代7代以内无差异(P>0.05),以第3代最高,为(2307.1±15.0)nkat/L,第8代后逐渐降低,至第10代仅为(905.2±10.0)nkat/L。结论:不同代次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不同,8代以后明显减弱。提示脱离了体内环境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逐渐老化。做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不宜超过7代。
- 李敏霞孟保福龚红梅王利霞
- 关键词:骨髓细胞干细胞成骨细胞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