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山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峨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3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疗效
  • 2篇老年
  • 2篇股骨
  • 2篇关节
  • 2篇钢板
  • 1篇钉棒系统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动力髋螺钉治...
  • 1篇胸腰段骨折
  • 1篇胸腰段脊柱
  • 1篇胸腰段脊柱骨...
  • 1篇腰段脊柱

机构

  • 7篇天峨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王文山
  • 4篇白永权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分别接受LCP(LCP组)和DHS(DHS组)治疗各32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P组均明显短于或少于DHS组(P均<0.05);DHS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C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患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P组明显高于DHS组(P<0.05)。结论 LCP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谭泽健王文山白永权邱光慧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
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改良髋关节后外侧切口(Wat-son3/Jones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85~99岁)股骨颈骨折38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和引流、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Har is评分方面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小切口组)38例患者的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了,不仅促进了早期活动,并且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感染机会低等优势。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
王文山谭泽建白永权陆运江方军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超高龄患者小切口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对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初步探索鹰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8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单纯"8"字钢丝法优良率较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和鹰嘴钢板内固定法优良率较高,与单纯"8"字钢丝法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3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鹰嘴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效果更佳。
谭泽健王文山邱光慧
关键词:尺骨骨折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可收治的23例合并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1例下胫腓联合固定患者发生断钉,无感染、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关节不稳、骨不连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可修复并稳定踝穴与距骨的解剖关系,不良反应少,可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谭泽健王文山白永权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手术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2017年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6月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78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时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计算伤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FVHR)的术后即时矫正度和末次随访时丢失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5.42±3.14)个月。术前与术后即时、术后即时与末次随访之间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与术后即时之间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末次随访的伤椎Cobb角比术后即时略微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可。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术式,能够增加伤椎内固定的稳定性和较好地预防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后凸畸形及内固定失效等远期并发症的产生。
王文山谭泽健陆运江谭贵德邱光慧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骨折内固定
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5例的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行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平均恢复均达95%以上;Cobb角由术前平均26.5°,矫正到术后平均4.6°;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1级以上3例(88.6%);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及内固定脱落、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椎体高度未再丢失。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能明显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脱位,内固定坚强且并发症少,可作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谭泽健王文山白永权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前臂双骨折患者8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不超肘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促使关节功能恢复,对改善预后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王文山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前臂双骨折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