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蕊
- 作品数:8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潜在恶性心律失常治疗进展及中医药防治特点与前景被引量:17
- 2015年
-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潜在恶性心律失常是其常见类型,目前治疗手段多样。从治疗方式即手术、药物、基因三个方面综述现阶段西医治疗潜在恶性心律失常进展,发现其治疗的局限性;进而对比并总结中医药防治潜在恶性心律失常整体平衡、治病求本、系统整合等优势特点;同时以常用中成药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通脉养心丸为例,介绍中医药治疗现状及作用机制,说明中医药疗法在防治潜在恶性心律失常西药尚未能解决的临床问题上有广阔应用前景。
- 郑蕊陈静樊官伟邢雁伟商洪才
- 关键词:心律失常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通脉养心丸
- 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模式的探索建立被引量:9
- 2015年
- 中药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亟需开展。然而,关于如何开展相关研究,具体操作步骤尚无标准可循,故此,急需建立一种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模式和方法以指导实践。笔者根据课题组前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提出在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几点看法,包括明确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内容,确定评价工作的流程,制定安全性评估项目清单,并提出三级风险分类控制,最终探索性的形成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模式。该评价模式根据前期研究基础,通过项目清单评估的方式对中成药目标品种进行风险分级,并分别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品种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使药品从高风险级别降到低风险级别,最后进入五步骤循环无端的常态化风险管理,即广泛收集风险信号,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风险进行识别,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风险管理,再次应用于临床进行后效评估。希望该文提出的评价模式和方法能够为将来开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 郑文科刘智雷翔田然郑蕊李楠任经天杜晓曦商洪才
- 关键词:中成药临床安全性评价
- 基于Stim1/Orai1复合体探索稳心颗粒“调律补心”的钙调控机制
- 背景: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有潜在或直接的致命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其中90%是由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随着社会老龄化、饮食习惯、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
- 郑蕊
- 关键词:稳心颗粒心律失常
- 文献传递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4
- 2016年
- 再灌注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措施,但再灌注常导致心律失常、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及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的发生,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本文从MIRI的治疗原则和相关药物研究进行综述。
- 吴晓燕苗琳郑蕊樊官伟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病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系统评价的再评价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根据已经发表的系统评价,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水平和证据质量现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和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2月发表的文献,获取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系统评价,采用评价系统评价的测评工具(AMSTAR)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优先报告条目(PRISMA)量表评价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采用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系统评价中RCT的方法学质量,并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结果纳入2篇相关系统评价,含有16个原始研究,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存在缺陷,原始研究的方法学水平均不高。2篇系统评价共报告了18个结局指标,经证据强度评估,主要呈低级或极低级证据。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具有潜在疗效,但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证据质量低或者极低。临床医生在使用这些证据进行临床决策时尚需谨慎,未来还需要有大样本量和方法学质量高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 雷翔郑蕊李楠刘斯冯志乔宋元林白春学商洪才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重症肺炎
-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生机制和诱发因素及治疗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5年
-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有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下降、内皮功能障碍、炎症等方面。幽门螺杆菌、雌激素水平过低、情绪等多因素可诱发微血管性心绞痛。在治疗上,西药作用机制单一,只能从单方面介入病程,不能从整体机制进行调节,而中医在各家理论指导下用药,能起到"多因微效,整合协调"、恢复人体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作用。
- 郑蕊樊官伟商洪才
- 关键词:治疗学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清开灵软胶囊和硬胶囊解热作用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清开灵软胶囊和硬胶囊的解热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系列制剂质量控制评价提供依据。采用UPLC-LTQ/Orbitrap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结合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与发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比较清开灵2种制剂干预后的解热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各组的代谢轮廓能够明显区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烟酸、胆碱、马尿酸、磷脂酸胆碱、Lyso PC(14∶0)、Lyso PC[16∶1(9Z)]、Lyso PC(18∶0)、Lyso PC[20∶3(5Z,8Z,11Z)]8种内源性代谢物具有差异性变化(P<0.05),可视为与发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但二者对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血浆代谢物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软胶囊对8种生物标志物均呈不同程度回调,其中对烟酸(P<0.05)、马尿酸(P<0.01)、磷脂酸胆碱(P<0.05)、Lyso PC[20∶3(5Z,8Z,11Z)](P<0.05)呈显著性回调;而硬胶囊仅对烟酸(P<0.05)、马尿酸(P<0.01)、磷脂酸胆碱(P<0.05)呈显著性回调,对胆碱、Lyso PC(14∶0)、Lyso PC[16∶1(9Z)]、Lyso PC(18∶0)、Lyso PC[20∶3(5Z,8Z,11Z)]未出现回调,说明软胶囊对差异代谢物的回调作用较硬胶囊更为显著。此研究通过清开灵软/硬胶囊干预酵母诱导发热大鼠发热模型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对二者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比较。2种剂型主要通过调节脂类代谢,控制炎症反应发挥解热作用。软胶囊对溶血磷脂类潜在生物标记物的回调作用显著于硬胶囊;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阐述了清开灵软/硬胶囊解热作用差异,为临床剂型选择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 郑蕊郑蕊杜守颖刘宇
- 关键词:清开灵软胶囊硬胶囊代谢组学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Cochrane 临床试验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到2014年3月所有关于血必净治疗SAP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由两位研究者参照改良Jadad量表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资料提取。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AP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文献,但用研究方法学评价其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SAP患者的病死率〔优势比(OR)=0.37,95%可信区间(95%CI)=0.17~0.77,P=0.008〕和并发症发生率(OR=0.26,95%CI=0.14~0.45,P<0.00001),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0.85,95%CI=0.80~0.91,P<0.00001〕,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数差(MD)=-5.28,95%CI=-6.69~-3.86,P<0.00001〕。15个研究中有2个报告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不良反应,一个研究为1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症状,调整滴速后缓解;另一个研究为1例患者出现轻微皮疹,停药后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AP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质量较低,尚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的RCT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 郑蕊张莉田然李楠雷翔景立刘斯冯志乔寿松涛商洪才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有效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