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灵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东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皮瓣
  • 4篇蒂皮瓣
  • 4篇旋转皮瓣
  • 4篇皮肤缺损
  • 4篇皮下
  • 4篇皮下蒂
  • 4篇皮下蒂皮瓣
  • 4篇缺损
  • 4篇缺损修复
  • 4篇颞部
  • 3篇护理
  • 2篇修复术
  • 2篇疗效
  • 2篇局部皮瓣
  • 1篇带教
  • 1篇带教体会
  • 1篇修复手术
  • 1篇学法
  • 1篇循环管理
  • 1篇应用及疗效

机构

  • 7篇天津市东丽医...
  • 6篇东丽医院

作者

  • 13篇李洪灵
  • 6篇刘志刚
  • 6篇陈东来
  • 4篇罗鹏
  • 2篇李旖
  • 2篇王雅姝
  • 1篇尹庆伟
  • 1篇高玉贵
  • 1篇臧志海
  • 1篇张海彬
  • 1篇宋美娜
  • 1篇杨燕燕
  • 1篇王立刚
  • 1篇李雅男

传媒

  • 3篇天津护理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2013年全...
  • 1篇海峡两岸中医...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2012年
通过对36例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改进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李洪灵
关键词:护理缺陷
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在颞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联合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倍,设计旋转皮瓣。2个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共施行此类手术12例,患侧皮肤缺损修复满意,切口线相对隐蔽,面部器官形态功能均未受到影响,供区头发自然生长,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联合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辅助切口少且切口隐蔽,同时皮瓣转移后自然平滑过渡,创面修复满意,无需植皮,瘢痕不明显。
陈东来刘志刚杨燕燕罗鹏鲁润鹏李洪灵杨凤会
关键词:皮下蒂皮瓣旋转皮瓣
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在颞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
陈东来刘志刚罗鹏鲁润鹏李洪灵杨凤会
关键词:皮下蒂皮瓣旋转皮瓣
文献传递
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在颞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联合应用
: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倍,...
陈东来刘志刚罗鹏鲁润鹏李洪灵杨凤会
关键词:皮下蒂皮瓣旋转皮瓣
基层医院护生带教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因此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基层医院,我院每年接收实习生由原来的十几人到现在的百余人,护生人数逐渐增多,如何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通过不断查找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带教方式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李洪灵
关键词:护生护理带教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输液泵作为临床常用的医疗仪器之一,为临床治疗提供方便同时,也存在着多方面危险因素,危及患者病情安危。因此,本研究以输液泵作为对象,分析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参考。
李洪灵
关键词:输液泵管理对策
PDCA循环管理对外周静脉留针输液并发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外周静脉留针输液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东丽医院接受外周静脉留针输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的253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作为常规组,该组患者行常规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的253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操作。分别对常规组和观察组留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留针时间为(84.13±12.56)h,常规组为(73.18±12.16)h,观察组明显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外周静脉留针输液管理中,可明显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不适,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李洪灵
关键词:留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局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耳前局部皮瓣、皮下蒂皮瓣、改良菱形皮瓣及耳后局部皮瓣修复耳廓组织缺损。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移植成活,无坏死,肤色及质地正常,瘢痕较隐蔽。随访6个月以上,耳廓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局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陈东来刘志刚李旖杨凤会李洪灵王雅姝史成红鲁润鹏
关键词:局部皮瓣
全肘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肘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应用半限制型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9例、肘部类风湿关节炎4例.男3例,女10例;50岁1例,大于60岁12例.肱骨远端骨折AO分型C2型3例、C3型6例.其中8例一期行全肘关节置换,1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 Ⅰ型)二期行全肘关节置换.4例肘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均病程7.8年,Mayo分期Ⅲ期1例、Ⅳ期2例、Ⅴ期1例.全部采用铰链式-半限制型假体,以骨水泥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 min;出血量250~550 ml,平均400 ml;住院时间16~55 d,平均30.2 d.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82个月,平均39.5个月.12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急性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查为阴沟杆菌,经二期手术清理、置管冲洗引流4周,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该例术中截骨时发生肱骨外髁骨折,给予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后4个月骨性愈合.随访期间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7例骨水泥界面出现透光区.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4.6%(11/13).结论 全肘关节置换治疗肘部类风湿关节炎和老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效,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遵循手术操作技巧,治疗肘部类风湿关节炎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尹庆伟张海彬高玉贵李雅男宋美娜李洪灵王立刚臧志海
关键词:肱骨骨折关节炎类风湿关节成形术
启发式教学法对内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启发式教学对内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院内科护理实习生60人作为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讲授方法(LBL),将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院内科护理实习生60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授课。通过比较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肯定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结果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授课的观察组实习生对课堂的吸引力、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临床思维模式等6项教学效果的肯定率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讲授方法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到内科护理的教学课堂中,可有效改善授课效果,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李洪灵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内科护理教学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