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窄带成像与染色技术在诊断胃部疾病中的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技术与染色技术对胃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8例常规内镜检查有病灶者行NBI检查、亚甲蓝染色检查、亚甲蓝醋酸染色检查,观察3组检查方法胃黏膜腺管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变化,进行病变显示清晰度评分,评价病变性质,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BI组腺管结构清晰度评分优于亚甲蓝染色组(χ2=16.58,P<0.05),但与亚甲蓝醋酸染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P<0.05);微血管结构显示评分NBI组显著高于亚甲蓝染色组及亚甲蓝醋酸染色组(χ2=18.33,P<0.05;χ2=16.74,P<0.05);NBI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3.8%)显著高于亚甲蓝染色组(73.2%)(χ2=17.12,P<0.05),但与亚甲蓝醋酸染色组(8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结论:NBI诊断胃部疾病效果确切,亚甲蓝醋酸染色诊断效果与NBI相近,值得推广。
- 鲁力锋乔进朋王贞彪王晓燕杨泽敏殷芳
- 关键词:胃部疾病窄带成像技术色素内镜
- 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78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197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合并肾损害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的发生率为39.6%,主要表现为蛋白尿68例(88.5%),镜下血尿23例(29.5%),颗粒管型3例(3.84%),镜下白细胞尿23例(29.5%)、血尿素氮升高15例(19.2%)。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发生率较高,重症可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
- 乔进朋鲁力锋王晓燕张莉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
- 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79.5%(P<0.01);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79.5%(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22.7%(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整体治疗工作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显著推广优势。
- 王晓燕杨玲鲁力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 乳果糖和食醋预防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食醋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及食醋灌肠,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发生HE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氨含量明显下降,数字连接实验(NCT)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乳果糖和食醋能有效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HE的发生.
- 王晓燕乔进朋鲁力锋
- 结肠黑变病87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特点。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结肠镜检查3256例患者中检出MC患者87例作为MC组,从非MC组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C检出率为2.7%,男女比例1.35∶1;MC组服用泻剂者(74.7%)多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息肉发生率为56.3%高于对照组的20.0%,且MC组中服用蒽醌类泻剂者占绝大多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中炎性病变、腺瘤性息肉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好发于中、老年人,MC易合并结肠炎性病变及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期病变,故对于MC患者进行定期结肠镜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 王晓燕乔进朋鲁力锋
-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结肠镜检查
- 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应用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炎相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快速缓解患者的胃炎症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值,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王晓燕杨玲鲁力锋
-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
- 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丰台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 880例,分为观察组(406例)和对照组(1 474例),其中观察组进行内镜下醋酸-卢戈碘液、醋酸-美兰的双重染色,并行病理检查;对照组采取经验性活检取材病理检查,观察两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中,食管黏膜染色213例,总检出率为15.5%,早癌4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早癌检出率为8.0%;对照组588例,总检出率3.1%,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早癌检出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黏膜染色109例,总检出率66.1%,早癌7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检出率为24.8%,对照组548例,总检出率8.6%,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肠黏膜染色84例,总检出率79.8%,早癌1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10.7%,对照组338例,总检出率19.8%,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0.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醋酸-卢戈碘液、醋酸-美兰的双重染色法可提高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殷桂香王贞彪乔进朋鲁力峰王晓燕
- 关键词:色素内镜早癌消化道
- 肠道支架联合腹腔镜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肠道支架联合腹腔镜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收治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90例,按照随着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胃肠减压)和观察组(45例,肠道支架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治疗后指标。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指标以及后期的住院情况比对分析,发现观察组指标得到有效改善,组间呈现差异化较大,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过程中,使用肠道支架联合腹腔镜发挥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晓燕杨玲鲁力峰
- 关键词:肠道支架腹腔镜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 内镜治疗结肠息肉2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内镜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北京丰台医院211例内镜治疗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1例结肠息肉患者,517枚结肠息肉均全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是目前结肠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王晓燕鲁力锋杨玲
- 关键词:结肠息肉息肉切除术内镜下治疗
- 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4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奥美拉唑静脉滴注组、奥美拉唑80 mg泵入组、奥美拉唑160 mg泵入组,各组患者数均为82例,然后比较各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同给药治疗方法疗效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奥美拉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于奥美拉唑分次静脉滴注,且大剂量奥美拉唑持续泵入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 乔进朋鲁力锋王晓燕张莉王艳
- 关键词:奥美拉唑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