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罗哌卡因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2003年
- 赵建平刘勇华勇
- 关键词: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药药效学药物动力学
- 86例面、额、颈部疤痕挛缩畸形手术全麻插管的体会
- <正>本文介绍的86例全麻插管的体会,其中术前估计插管困难者21例,85例采用清醒插管方法,1例采用快速诱导插管方法。插管途径:经鼻腔盲插25例,明视下插管8例;经口腔盲插 3例,明视下插管50例。插管成功后用0.1%氯...
- 赵建平高振义于瑞英张胜利刘勇
- 文献传递
- 患者性格心理状态与氯胺酮精神症状的关系探讨
- 2004年
- 氯胺酮(ketamine)自1965年Dimino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公认具有催眠、镇痛和遗忘作用,但麻醉后容易出现类似精神病症状的副反应。对氯胺酮的药理作用、镇痛机制及麻醉并发症等方面已有较多的深入研究和论述,但有关患者性格心理状态与氯胺酮麻醉后精神症状的关系问题,尚稀见研究报道。笔者对此方面问题已有多年临床观察,现根据部分病例的观察资料,提出以下粗浅的看法,供参考讨论。
- 朱凤萍赵建平张建忠陈振奇
- 关键词:心理状态氯胺酮精神症状
- 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被引量:3
- 2009年
- 对估计有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在充分的表面麻醉下,行半清醒气管插管不仅能预防患者缺氧窒息,而且可使患者不会感到气管插管的痛苦,术后对插管过程也多无回忆;同时能有效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近来有报道在无肌松条件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本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 朱凤萍张建忠赵建平
- 关键词:芬太尼咪达唑仑支气管镜
- 可携氧的表面麻醉喷雾器
- 朱凤萍赵一东赵建平张建忠
- 该实用新型-可携氧式表面麻醉喷雾器包括麻药瓶、麻药瓶内的负压管及前端带有喷头的并排喷雾输送管。其麻药瓶口上装有常规按压式喷嘴,喷嘴前端与带有喷头的并排喷雾输送管相通,后端接有与其相通的可接氧气的输氧管。当压下按压式喷嘴时...
- 关键词:
- 关键词:表面麻醉插管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伤后48 h内经过抗休克治疗后,都将对Ⅲ度烧伤采取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目的是切除坏死组织,以自体皮或异体皮植皮封闭创面,达到预防控制感染的目的.此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太稳定。笔者通过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 赵建平朱凤萍张建忠冯甜甜刘勇于瑞英
- 关键词:芬太尼烧伤手术期间血液动力学过程
- 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的应用
- 2000年
- 张建忠张胜利张玉清赵建平罗炎高振意
- 关键词: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大面积烧伤
- 丙伯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大面积烧伤手术临床观察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丙伯酚用于大面积烧伤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大面积烧伤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大面积烧伤病人 3 0例 ,分为两组 , 组为对照组 ( r-羟丁酸钠 -氯胺酮组 ) , 组为观察组 (丙伯酚 -氯胺酮组 )。两组术前 3 0分钟均肌注安定 10 mg,东莨菪碱 0 .3 g。术中根据麻醉深度 ,两组分别追加不同剂量氯胺酮 ,监测无创血压 ,Sp O2 、HR变化 ,并计算 RPP值。结果 : 组诱导时 RPP值高于基础值 ,术中 RPP值均高于 组、 组诱导时及术中 RPP值与基础值比较 ,有所降低 , 组术后恶心、呕吐和精神症状高于 组 , 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 组。结论 :两药复合应用既减少了丙伯酚对心血管的抑制 ,又防止了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兴奋作用 ,起到了优势互补 ,副作用拮抗的作用。有利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心肌耗氧量的降低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 刘勇华勇赵建平张胜利张玉清
- 关键词:氯胺酮复合麻醉
- 小剂量曲马多-氟哌利多合剂加表麻导管表麻在老年病人拔管期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曲马多-氟哌利多合剂加表麻导管表麻在老年病人拔管期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外科上腹部手术的老年全麻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A组(对照组);B组(曲氟合剂组);C组(曲氟合剂+利多卡因表麻组)。有拔管指征时,B组静注曲氟合剂2ml,C组静注曲氟合剂同时经表麻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2~3ml,A组为对照组。注药4min后各组边吸痰边拔管。观察病人拔管前后各时段HR、SBP、DBP、SpO2变化情况及患者呛咳反射情况。结果:B组、C组病人拔管前后的HR、BP、SpO2变化较A组为小,而C组病人拔管前后的HR、BP、SpO2变化又较B组为小。3组患者拔管期中重度呛咳反射发生率变化为C组
- 朱凤萍张建忠赵建平
-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5~ 11月期间 ,正常宫内孕 42~ 70天孕妇 2 0 0例 ,分为异丙酚 -芬太尼 (A)组和异丙酚 (B)组。术前均禁食水 6~ 8小时 ,无任何术前用药 ,分别在异丙酚 -芬太尼静脉麻醉和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吸宫术。术中观察血压、心率、脉搏 ,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宫口松弛情况、镇痛效果、术后宫缩痛、用药量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A组患者围术期循环与呼吸、血氧饱和度基本无变化 ,而 B组给药后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麻醉后宫口松弛率分别达 89%和 83% ;2组术中镇痛效果堪称满意 ,A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于 B组 (P <0 .0 1)。 A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 B组 (P<0 .0 5 ) ;2组均未见人工流产综合征病例。结论 :异丙酚伍用芬太尼复合麻醉 ,用于无痛人工流产 ,安全、有效 ,同时能减少异丙酚用量 ,降低循环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
- 刘勇张胜利赵建平张玉清
-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