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包钢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时机,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7年10月采用非手术、手术及内镜技术治疗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42例,均痊愈。手术治疗8倒,死亡1例,病死率12%。内镜技术治疗6例,均痊愈。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多,根据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选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运用内镜技术以微小创伤达到满意的引流效果,对ABP具有积极有效的治疗意义。
- 邹晓明李国瑜
-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手术内镜技术
- NDRG1基因过表达对胆囊癌GBS-SD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系GBS-SD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DRG1-N3瞬时转染人胆囊癌GBS-SD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NDRG1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GBS-SD细胞转染pEGFP-NDRG1-N3重组质粒后经表阿霉素(0.4μg/mL)诱导其凋亡,采用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ingt检测Bcl-2、Cleaved caspase-3和Bid蛋白的表达。MTT检测显示,NDRG1过表达组细胞在48h和72h的增殖速度均显著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Transwell检测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NDRG1过表达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经表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后,空载组细胞的凋亡率最高,NDRG1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低于空载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NDRG1过表达组细胞中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而Cleaved caspase-3和Bid的表达明显下调。本研究表明NDRG1基因过表达可显著促进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抑制其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上调的NDRG1基因能有效调节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其介导作用。因此,NDRG1基因可能成为胆囊癌研究中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 张生彬曹翠霞邹晓明云哲琳石雪英
- 关键词:胆囊癌细胞系表阿霉素细胞增殖
- miR-558靶向CD155调控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 :探讨miR-558调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用miR-558 inhibitor敲低miR-558或miR-558 mimics过表达miR-558后,检测乳腺癌细胞BC-009、MCF-7、MDA-MB-435、MX-1、BT-20、HCC1937的凋亡水平。通过miRDB在线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确定miR-558的靶标。通过过表达或敲低靶标检测其是否影响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水平。结果:敲低miR-558后,乳腺癌细胞BC-009、MCF-7、MDA-MB-435、MX-1、BT-20、HCC1937的凋亡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miR-558后,上述乳腺癌细胞凋亡水平上升(P<0.05)。miRDB在线分析发现miR-558潜在靶向HOXA1、CGREF1、CD155、ZNF217、RNF19A、DIS3L2、TMEM140、DPYSL2、COPS2、HM GB2。敲低miR-558后,CD155的表达量上升(P<0.05);过表达miR-558后CD155则表达量下降(P<0.05)。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miR-558靶向CD155的3端非编码区(P<0.05)。敲低CD155后,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水平上升(P<0.05)。过表达CD155后,则水平下降(P<0.05),同时过表达miR-558和CD155,或同时敲低miR-558和CD155,凋亡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iR-558通过靶向CD155的mRNA的3端非编码区抑制CD155的蛋白水平,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 李冰邹晓明董长城赵金
- 关键词:凋亡
- 逆向穿刺法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逆向穿刺法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入开放组(采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n=38)和逆向组(采用逆向穿刺法TEP,n=52)。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价SF-36量表(SF-36)评分、腹股沟疼痛问卷(IPQ)评分。结果逆向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开放组,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早于开放组,术后IPQ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向组术后1、3、6个月的SF-36评分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向组术后1、3个月的IPQ评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向穿刺法TE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 李冰董长城周永升邹晓明
- 关键词: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