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强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常熟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伤
  • 3篇颅脑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积液
  • 2篇外伤性
  • 2篇外伤性硬膜下...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膜下
  • 2篇脑损伤
  • 2篇脑外伤
  • 2篇老年
  • 2篇积液
  • 1篇远期
  • 1篇远期效果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日常生活能力
  • 1篇入路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机构

  • 6篇常熟市中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黄强
  • 1篇贺华
  • 1篇卢少波
  • 1篇王颖健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骨缺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颅骨缺损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5例颅骨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12.19±3.0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神经缺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黄强
关键词:颅骨缺损
小骨瓣外侧裂入路与传统去骨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分析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更合理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7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分别早期行小骨瓣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及大骨瓣清除血肿,并进行总结。结果:35例小骨瓣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5.71%;41例大骨瓣开颅减压,死亡9例,死亡率为21.9%。结论:小骨瓣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创伤小,手术显露较满意,止血可靠,在严格遵守上述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黄强王颖健
关键词:小骨瓣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
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析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积水将其分为脑积水组与非脑积水组,各31例,观察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脑积水组脑挫裂伤发生25例(80.65%),脑室出血24例(77.42%),硬膜下血肿22例(70.96%),昏迷24例(77.42%),开颅手术26例(83.87%),TSAH 8例(25.81%),脑脊液压力升高6例(19.35%)与非脑积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因素是脑室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TSAH及硬膜下血肿。结论脑室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TSAH及硬膜下血肿是脑外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独立风险因素。
黄强
关键词:脑外伤脑积水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E)SL名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常见于颅脑损伤后。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发生较强位移.导致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流到硬脑膜下和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聚集形成积液。TSE发生率大约为颅脑损伤的1%,其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TSE诊断和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常熟市中医院自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老年重型TSE患者178例,占同期颅脑损伤患者的9.8%,经积极救治后预后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黄强卢少波贺华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老年人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70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颅脑损伤并发硬膜下积液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7例,保守治疗43例,大多数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或治愈。结论: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是老年人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对预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黄强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颅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在对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提升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的临床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试验组,治疗时选择高压氧治疗方案;同时选择4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时选择常规疗法,并深入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分数、日常生活能力分数、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诊疗过程中选择高压氧治疗意义重大,除了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在改善其临床指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患者远期疗效,可推广。
黄强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高压氧神经系统日常生活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