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蓉
作品数:
6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文化科学
1篇
哲学宗教
主题
5篇
教学
3篇
数学
2篇
思维
2篇
教师
1篇
学段
1篇
整数
1篇
上课
1篇
数学思维
1篇
数学素养
1篇
数学学习
1篇
思维水平
1篇
算理
1篇
年级
1篇
组织者
1篇
文明
1篇
文明发展
1篇
问题教学
1篇
小学数学
1篇
教学思路
1篇
教学重点
机构
6篇
扬州育才实验...
作者
6篇
于蓉
传媒
3篇
小学教学参考...
2篇
小学教学(数...
1篇
云南教育(小...
年份
2篇
2014
1篇
2013
1篇
2012
1篇
2011
1篇
2009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从另一个视角看分数乘整数的教学
2012年
以上教学,教师希望学生能深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但事与愿违。引发我思考的是教师的最后一问:为什么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却不变?听课时我如同学生一样来思考这个问题.发现我也只能作出和学生一样的解释。只能是这样吗?我们是否有另一个视角来拓宽分数乘整数的教学思路?
于蓉
关键词:
教学思路
整数
教师
算理
分母
对第一学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2011年
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在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时找到解决的途径。解决问题既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担任学校第一学段“解决实际问题”同课异构的评委时,发现教师们已经意识到“解决问题”目标的要求是多面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于蓉
关键词:
问题教学
学段
数学思维
为什么都和个位有关
2014年
我在教学“2和5倍数的特征”时,首先安排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2和5的倍数.再分别观察圈出的数,发现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循此线索上课,课堂的氛围是轻松的.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2和5倍数的特征。但是,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无一例外,
于蓉
关键词:
教学
上课
课堂
循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认识时、分
2014年
"认识时、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在一次听课中引起了我的关注,思考有三:第一,此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上课教师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读出分针所指的刻度,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于是花了较多的时间帮助学生熟记时针走几大格是多少小时、多少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当学生纠缠于格与时、分之间的转换时,我不禁思考:"认识时、分的意义就是如此吗?"
于蓉
关键词:
文明发展
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
刻度
当学生先行一步
2009年
最近听了不少课,其间收获不小,在留下“!”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其中,感受颇深的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先行掌握,导致教师乱了方寸,出现不知如何教学的现象。
于蓉
关键词:
教师
教学
放慢脚步 理性引领
2013年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迪、引领下富有个性的学习与探究。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然而,教师和学生毕竟是具有不同思维水平的个体,教师在现实教学中是否进行了理性引领,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呢?
于蓉
关键词:
数学学习
思维水平
数学素养
组织者
合作者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