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清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台市富安中心卫生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铋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铋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铋剂、地塞米松,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的检测结果和治疗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铋剂、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疗效。
- 何水清徐慧高
- 关键词:铋剂地塞米松幽门螺杆菌复发性口腔溃疡
- 慢性根尖周炎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根管封药对比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在慢性根尖周炎中根管封药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治疗的70例患者的70颗患牙,在常规根管彻底清理和根管成形的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两组,氢氧化钙糊剂组35颗患牙,将氢氧化钙糊剂导入根管封药;甲醛甲酚组35颗患牙,将甲醛甲酚棉捻置入根管封药,最后比较两组患牙的封药效果。结果:氢氧化钙糊剂组的35颗患牙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或消除,35颗患牙中有27颗封药效果为显效,6颗为有效,2颗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4.28%;甲醛甲酚组的35颗患牙的临床症状有减轻或消除,35颗患牙中有24颗封药效果为显效,6颗为有效,5颗为无效,总有效率85.71%。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效果比甲醛甲酚根管消毒的效果好,而且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时能减轻一些封药时的疼痛反应,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何水清
- 关键词: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根管封药疗效
-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并比较康复新液、锡类散及西瓜霜3种药物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康复新液组(50例)采用康复新液口服及局部涂抹治疗,锡类散组(48例)采用锡类散调成糊状涂抹治疗,西瓜霜组(48例)采用西瓜霜喷剂涂抹治疗。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均获随访,并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新液组平均溃疡期为(4.1±1.6)d,短于锡类散组(6.2±1.3)d和西瓜霜组(6.4±1.5)d(均P<0.01)。康复新液组疼痛指数为5.2±2.2,小于锡类散组7.1±2.4和西瓜霜组6.7±2.1(均P<0.01)。康复新液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锡类散组72.9%(P<0.05)和西瓜霜组68.7%(P<0.01)。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能迅速减轻疼痛、缩短溃疡期、用药方便的优点。
- 何水清刘梅
-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康复新液锡类散西瓜霜
- 口腔扁平苔藓155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5例口腔扁平苔藓(OLP)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55例患者中治愈52例,显效73例,好转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4.2%。其发病率女性大于男性,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全身加局部治疗再辅以心理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
- 何水清
- 关键词:扁平苔藓心理因素心理治疗
- 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45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Vitapex根充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乳牙根尖周炎患儿90例,患牙112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Vitapex糊剂,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1周门诊复查,观察组患牙58颗,疼痛发生率15.5%。对照组患牙54颗,疼痛发生率27.8%,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93.1%,对照组为81.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根充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效果良好,对根尖组织刺激小,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何水清倪文庆
- 关键词:乳牙根尖周炎VITAPEX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治疗儿童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阳霉素1~8mg、地塞米松磷酸钠1~5mg加适量2%利多卡因,在150例血管瘤周边注射。结果:148例(98.67%)完全治愈。结论: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血管瘤有临床应用价值。
- 何水清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头颈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
- 铋剂 地塞米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 2008年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人从溃疡表面培养出L型链球菌,并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国内外学者对幽门螺杆菌及其致病机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证实其参与胃炎和胃癌的致病过程。我国普通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0%~80%。
- 何水清徐慧高
- 关键词:口腔溃疡复发性铋剂地塞米松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