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水稻
  • 4篇大麦
  • 2篇氮肥
  • 2篇高产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病菌
  • 1篇新型杀菌剂
  • 1篇性状
  • 1篇药剂
  • 1篇致病性微生物
  • 1篇杀菌活性
  • 1篇杀菌剂
  • 1篇伸长
  • 1篇生物硅肥
  • 1篇施氮

机构

  • 11篇北大荒农业股...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农垦总...

作者

  • 11篇刘成
  • 4篇聂录
  • 4篇单彩云
  • 4篇魏玉光
  • 3篇董秀兰
  • 3篇郑艳玲
  • 3篇赵丽琴
  • 2篇苗得雨
  • 1篇任学坤
  • 1篇施春亮
  • 1篇丁亮
  • 1篇姜灏
  • 1篇张延军
  • 1篇张金成
  • 1篇李晓辉
  • 1篇刘美娜

传媒

  • 3篇现代化农业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现代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麦化控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郑艳玲刘成赵丽琴
关键词:化控技术大麦节间伸长化控药剂抗倒能力麦业丰
8%好米得颗粒剂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
2006年
苗得雨龙雨郑艳玲施春亮刘成
关键词:水稻病害致病性微生物新型杀菌剂烯丙异噻唑株式会社杀菌活性
播期对垦啤麦2号大麦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垦啤麦2号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及确定晚播下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6个播期中,4月25日播期最好,实际产量、幼苗的长势长相及各项产量指标均达最优。垦啤麦2号播期在本地区最迟不能超过5月5日,否则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
单彩云刘美娜魏玉光刘成聂录董秀兰
关键词:播期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30
2009年
为了寻求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农艺性状,从而为龙江地区大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结荚层数>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底荚高度,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数,影响较大的是单株荚数、结荚层数,影响中等的是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影响较小的是单株粒重和底荚高度。
单彩云魏玉光张延军李晓辉聂录董秀兰刘成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
发挥科研优势 提升高产创建科技含量
2012年
粮食产量水平的突飞猛进一直是在吸收、利用高产创建典型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垦区作为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展示窗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农场",七星农场主要粮食作物的高产创建活动一直走在垦区前列。从事农业生产30多年。
刘成姜灏
关键词:国家粮食安全农场主粮食生产粮食作物
2011年七星分公司水稻生产分析
2012年
分析2011年七星分公司水稻的主要生产状况,包括气象条件、品种选择、新技术的应用等,以促进该公司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刘成丁亮
关键词:水稻
氮肥不同用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量在52.5~75.0kg/hm2范围内,对产量影响不大,但施氮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施氮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综合各产量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施纯氮量为67.5kg/hm2的表现最好,75.0kg/hm2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均相对较高,但茎秆细,容易倒伏。
单彩云魏玉光刘成聂录
关键词:啤酒大麦施氮量蛋白质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硅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施硅肥各处理产量均表现为高于对照,平均增产7.3%,在白浆土上每公顷基施150kg生物硅肥处理,增产最高,增产率达15%。
苗得雨赵丽琴任学坤刘成
关键词:白浆型水稻土水稻生物硅肥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500kg/667㎡)配施碳铵14kg/667㎡+碳酸钙20kg/667㎡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53.4kg/667㎡,比对照每667㎡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14kg/667㎡的处理,667㎡产547.8kg,比对照667㎡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施碳铵6kg/667㎡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667㎡增产水稻18.3kg,增产率为3.4%。
郑艳玲刘成赵丽琴
关键词: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氮肥
大麦小区高产攻关试验技术探讨
2009年
通过对大麦小区高产攻关进行了试验示范,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实施情况,为大麦的增产发挥了更大的潜力,提高了大麦的经济效益。
单彩云魏玉光刘成聂录董秀兰
关键词:大麦高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