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鹏飞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汁
  • 1篇血管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PAN...
  • 1篇乙肝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死亡
  • 1篇婴儿死亡率
  • 1篇原体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孕妇
  • 1篇妊娠
  • 1篇妊娠率
  • 1篇受精
  • 1篇输血
  • 1篇术后

机构

  • 7篇宝鸡市妇幼保...
  • 2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周鹏飞
  • 3篇张妍
  • 3篇王燕
  • 2篇邓芳
  • 2篇史玲翠
  • 2篇童思
  • 2篇黄娟
  • 1篇赵锁林
  • 1篇赵雪卉
  • 1篇雷静
  • 1篇樊晓君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1991—2018年经济发展和婴儿死亡率变化动态响应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我国经济发展与婴儿死亡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预测我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依据我国1991―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卫生总费用(total expenditure on health, TEH)和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IMR)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模型,并以此预测我国2030年婴儿死亡率水平。结果 VAR(4)模型R^(2)=0.86, AIC=-20.37, SBC=-18.44;GDP是IMR降低和TEH增长的格兰杰原因(χ^(2)=20.97,P<0.001),IMR和GDP是TEH增长的格兰杰原因(χ^(2)=18.07,P<0.001);GDP、TEH的新息冲击对婴儿健康水平产生正向中长期响应,12期时对IMR变化的贡献度分别是11.04%和69.49%。GDP受IMR和TEH新息冲击产生正向响应。预测至2030年时我国的IMR为2.13‰(95%CI:0.93‰~4.90‰)。结论经济发展和卫生投入的增加使我国婴儿死亡率有效下降,而相应地,婴儿死亡率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增加也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樊俏荣周鹏飞童思张妍王燕黄娟黄楠李晨露杨小龙刘建正
关键词:婴儿死亡率国内生产总值卫生总费用向量自回归
hsa-miR-195-5p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索hsa-miR-195-5p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miR-195mim-ic和pc.VEGFA过表达载体单独或同时转入PANC-1细胞,以提高miR-195水平和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A,VEGFA)。PANC-1细胞分为4组:PANC-1(对照)组、miR,195mimic组、pc-VEGFA组和miR-195mimic’pc-VEGFA组。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reversetran-scriptionPCR,qRT-PCR)检测miR-195水平和VEGFA的mRNA水平。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与VEG-FA的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检测VEGFA蛋白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95mimic组miR-195水平显著升高(P〈0.001)。miR-195mimic组VEGFA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荧光素酶实验显示hsa-miR-195.5p可直接靶向VEGFA。miR-195mimic可抑制pc-VEGFA对VEGFA表达的促进作用(P〈0.01)。miR-195mimic组细胞侵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c-VEGFA组细胞侵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pc-VEGFA组相比,miR-195mimic+pc-VEGFA组细胞侵袭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195mimic组细胞迁移显著下降,pe-VEGFA组细胞迁移显著升高(P〈0.01)。miR-195mimic+pc-VEGFA组细胞迁移显著低于pc-VEGFA组(P〈0.01)。结论hsa-miR-195-5p可通过靶向VEGFA减弱人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和迁移。
曹静周鹏飞
关键词:胰腺癌VEGFA迁移
产科输血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产科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312例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样本标签错贴2例,样本错抽1例,复查出现错误1例;感染丙肝1例,输血不良反应3例。结论:提高医务人员输血风险意识和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用血安全。
周鹏飞邓芳张妍史玲翠
关键词:产科
宝鸡市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实践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是妇幼卫生保健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之一[1]。做好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可靠保证。自2009年以来,宝鸡市根据孕产妇和儿童这两个特殊群体的保健需求特点,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适应广大孕产妇及儿童需求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全市妇幼卫生工作整体水平,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
周鹏飞赵锁林童思史玲翠成俊达王燕黄娟邓芳张妍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管理
2018-2019年宝鸡市私营医院孕妇传染性病原体检测结果及母婴阻断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2018—2019年宝鸡市私营医院孕妇传染性病原体检测情况,并评估母婴阻断服务现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宝鸡市私营医院4903例孕产妇就诊信息,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记录4903例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简称三病)检测结果及孕产妇人口学特征,并记录三病阳性孕产妇及新生儿用药情况和母婴阻断成功率。结果4903例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均为99.78%,未检出艾滋病阳性,梅毒和乙肝阳性率分别为0.61‰、1.86%。因艾滋病、梅毒阳性例数过少,仅对乙肝孕产妇作人口学特征分析,乙肝孕产妇年龄以21~35岁居多,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居多,职业以服务业、其他/无业居多,婚姻状况及户籍以已婚和本地居民居多,以孕期确诊为主。梅毒孕妇孕期用药率及活产新生儿用药率均为100.00%;乙肝孕妇孕期乙肝DNA定量检测率为24.2%,用药率为69.23%,多数为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率仅为2.2%,活产新生儿生后24 h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射率为100%。梅毒产妇有1例失访,失访率为33.33%,乙肝产妇有10例失访及1例拒查,失访率为12.1%,随访婴幼儿出生后均按照母婴阻断方案用药治疗,梅毒、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均为100.00%。结论宝鸡市私营医院孕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较高,但乙肝DNA定量检测率偏低,不利于病情评估及监测,随访婴幼儿母婴阻断成功率高,但失访例数较多,需引起医院重视。
雷静赵雪卉周鹏飞王燕李秋霞樊晓君
关键词: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母婴阻断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谱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谱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1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集胆汁进行细菌培养,①分析胆汁细菌培养结果;②统计术后感染情况;③分析术后感染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关系;④将术后患者分为未感染组与感染组,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结石种类、合并基础性疾病种类、胆汁细菌培养结果、肝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资料;⑤分析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150例胆汁标本中共132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88. 00%,其中23例检测出2种细菌,共155株细菌,分布归属于16个菌属,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59. 35%),革兰阳性菌63株(40. 65%),细菌构成比最高的3类分别为大肠埃希杆菌属,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②术后共61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40. 67%,感染部位涉及胆道、切口、腹腔与肺部,其中32例合并1种感染、15例合并2种感染、12例合并3种感染、3例合并4种感染,总计感染109例次。③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及腹腔感染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间存在关联性(P<0. 05)。④术后感染与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种类、胆汁细菌培养结果、肝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存在关联性(P<0. 05)。⑤合并基础性疾病≥2种、胆汁细菌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3 h是造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高,合并基础性疾病≥2种、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手术时间≥3 h是造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胆汁细菌培养阳性与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及腹部感染存在关联性。
周鹏飞曹静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感染
体外受精患者不孕心理压力和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患者不孕心理压力和皮质醇(CO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治疗的不孕患者237例。采用生育压力量表(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FPI)评估IVF患者的不孕压力评分;采用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检测IVF患者血清COR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IVF患者的不孕压力与血清COR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VF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IVF患者不孕压力评分为(183.47±24.27)分,血清COR水平为(4.73±0.26)ng/mL。IVF患者不孕压力评分与血清COR水平呈正相关(r=0.878,P<0.05)。行IVF治疗的237例不孕患者的总受精率为65.71%,临床妊娠率为5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孕压力和血清COR水平是总受精率与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接受IVF治疗患者具有较高的不孕压力和COR水平,且不孕心理压力评分和血清COR水平是IVF患者总受精率与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周鹏飞王承秀
关键词:不育女(雌)性妊娠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