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新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制经脐单孔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30例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 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科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完成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全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12 min,平均71 min,术后未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基本达到腹壁“无瘢痕”的效果,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较传统腹腔镜外科技术而言操作难度较大,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 张凤新王刚刘伟王凡李云川李强
- 关键词:经脐手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行腹腔镜阑尾切除38例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们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8例,对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8—56min,平均46min,术后无出血、阑尾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安全、可行。
- 谷守琦张凤新崔晓峰王刚刘伟黄秋学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经脐手术
-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32例报告
- 2007年
- ①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外科手术的可行性。②方法对32例腔镜辅助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140分钟,平均100分钟,术中出血10~80mL,无并发症,无中转手术,术后3~5天出院,术后美容效果满意。④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技术安全有效,并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 张凤新李宗富聂姬锋王刚邓福生
- 关键词:甲状腺肿外科手术内镜电视辅助
- 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现状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1995-2014年河北省某三甲医院具有完整资料的大肠癌患者1 037例,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Cox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大肠癌患者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为91.2%,5年生存率为63.5%,10年生存率为54.2%,20年生存率为44.9%,Dukes'分期为A期、B期、C期、D期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6.63±0.52)、(13.52±0.36)、(10.80±0.48)、(3.29±0.38)年;Cox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肠癌患者BMI位于18.5~24发生死亡的风险是<18.5的0.41倍,BMI>24发生死亡的风险是<18.5的0.40倍;对于Dukes'分期,B期发生死亡的风险是A期的2.34倍,C期发生死亡的风险是A期的3.78倍,D期发生死亡的风险是A期的15.03倍;直肠癌死亡风险是结肠的1.27倍;有家族肿瘤史的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没有的1.40倍;有慢性便秘史的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没有的1.26倍;有肠梗阻史的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没有的1.23倍;术后无化疗的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有化疗患者的2.59倍。结论该三甲医院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与国外研究类似,BMI、Dukes'分期、化疗、家族肿瘤史、慢性便秘史、肠梗阻是大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 张久新张凤新张志国任瑞美王兰华
- 关键词:大肠癌生存率影响因素
- 腹腔镜与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对照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常规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及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高于切开组,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多优点,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学习曲线较长。
- 张凤新李宗富聂姬锋
-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
-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报告被引量:5
- 2009年
- 张凤新邓福生李宗富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激光碎石治疗腹腔镜联合术术中胆道镜钬
- PPAR-γ和p27^(kip1)、Skp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27kip1和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肝细胞癌组织标本57例(肝癌组)和正常肝组织标本(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PPAR-γ、p27kip1及Skp2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PPAR-γ及Sk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在不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Skp2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7,P=0.020)。Skp2蛋白低表达组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01)。结论:PPAR-γ和Skp2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kp2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 张凤新彭利张萌王刚刘伟
- 关键词:S期激酶相关蛋白质类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存活率分析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38例报告
- 2014年
- 目的总结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采用TEP 术治疗腹股沟疝38例.结果:32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4.2%;术后4~7d出院;术后相关并发症3例,占7.9%,术后无复发.结论:TEP 术安全有效,但除了补片覆盖要广外,适当部位的固定也是必需的.
- 张凤新王刚
-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完全腹膜外
- 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的诊治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的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和唐山市协和医院1969—2007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83例结直肠淋巴瘤患者的病理资料,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83例患者病变部位:回盲部48例(57.8%),升结肠21例(25.3%),横结肠3例(3.6%),降结肠2例(2.4%),乙状结肠5例(6.0%),直肠2例(2.4%),阑尾2例(2.4%)。77例获随访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6.8%、54.5%和47.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Blackledge分期、化疗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lackledge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用Blackledge分期能判断结直肠淋巴瘤的预后,根治性手术并辅以化疗是治疗结直肠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 王刚张汝鹏张凤新刘伟王学军柯彬
-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预后
- 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张凤新聂姬锋李宗富
- 关键词: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