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直肠
  • 2篇内窥镜
  • 2篇窥镜
  • 2篇仿真内窥镜
  • 2篇分次
  • 2篇病变
  • 1篇单次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性病
  • 1篇血尿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影像学检查方...
  • 1篇障碍性
  • 1篇障碍性疾病

机构

  • 8篇北京市第二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8篇许华
  • 5篇杨滨
  • 1篇邱建星
  • 1篇李志东
  • 1篇王鹤
  • 1篇蒋学祥
  • 1篇王继琛
  • 1篇侯振亚
  • 1篇张赟
  • 1篇孙晓伟
  • 1篇冯昭
  • 1篇李建明
  • 1篇李玲
  • 1篇龙玲
  • 1篇严克
  • 1篇杨波
  • 1篇张萌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MRI与超声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MRI与超声检查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受检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均行盆底超声检查和MRI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检查和MRI对静息状态、肛提肌裂孔收缩状态及最大Valsava状态下不同组间受检者肛提肌裂孔形态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超声检查还是MRI检查,观察组肛提肌裂孔周长、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和MRI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强;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84.38%,低于MRI检查的95.29%;MRI诊断的特异度为90.00%,高于超声检查的67.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检查诊断的AUC值高于MRI。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和MRI应用于POP诊断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之下超声检查更简便易行,可重复性更高。
牛琳杨滨许华范瑾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正常集合系统分次团注双期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泌尿系造影的比较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研究分次团注双期扫描法CTU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泌尿系造影(CTU)相比降低有效放射剂量的效能。方法对57例血尿患者分别进行分次团注双期扫描(26例)和常规单次团注多期扫描(31例),评价分泌期图像,包括肾盂、肾盏及各段输尿管显影质量及管腔扩张度。记录所有患者扫描时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剂量。应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上尿路管腔内CT值、扩张程度、各段的显影长度和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结果肾盂、肾盏及各段输尿管的显影长度评分及管腔扩张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团注双期CTU患者有效剂量为(16.07±0.47)mSv,单次团注多期CTU有效剂量为(26.12±0.59)mSv(P<0.05)。结论分次团注双期扫描法CTU图像在泌尿系扩张程度及显影度上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U无明显差异,但可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王鹤孙晓伟王继琛邱建星许华侯振亚蒋学祥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12月在北京市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受试者40例,行超声及磁共振盆底检查,分析耻骨直肠肌状态,测量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周长及面积。结果:40例受试者超声与磁共振检查:在耻骨直肠肌状态方面,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23,P>0.05);在测量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周长及面积方面,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方式能取得与超声同样的检查效果,并可观察肛提肌肌群中其他肌肉状态,同时保护受试者隐私更佳、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图像更形象、检查结果更客观。
许华范湘玲李红霞杨滨赵慧佳王槟赵晨
关键词:耻骨直肠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
分次团注双期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在血尿患者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T泌尿系造影(CT Urograghy,CTU)能明确显示泌尿系病变的位置、范围及性质。目前,CT泌尿系造影已经取代静脉肾盂造影和磁共振泌尿系造影,成为血尿患者的主要检查方式。但已有文献报道,
许华杨滨严克
关键词:磁共振泌尿系造影多排螺旋CT血尿分次螺旋CT技术
结肠、直肠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中老年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钡剂灌肠X线检查(BE)、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FC)、CT结肠成像(CTC)+仿真内镜检查(CTVE)3种检查方式,如何运用于中老年人的结直肠检查中,使其在较高的成功率与准确率基础之上,更耐受于中老年人。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该院因出现结直肠不适症状而诊治的连续患者28例,均行BE、FC及CTVE检查。由内镜外科医师及影像科医师对检查的实施及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耐受程度、检查方式显示结直肠范围全面性、结直肠病变的检出情况、结直肠病变显示的准确性。应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BE、FC及CTVE3种检查方法在患者的耐受程度、显示结直肠范围全面性、病变的检出的情况。以病理学诊断或对症治疗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出此3种检查方法对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中老年人对CTVE检查有更好的耐受性。CTVE与BE检查均能更广的显示结直肠范围。CTVE还可以同时观察结直肠肠壁及腔外情况。BE检查可以动态观察肠道蠕动情况,连续观察病变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对一些功能性肠病的检出,存在明显优势,而且价格低廉。FC检查因为可以直视病变并进行病理活检,所以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达到100%,同时FC还能对符合镜下治疗切除条件的息肉进行直接诊治,因此FC检查在结直肠病变的诊断方面,仍是不可替代的。结论 BE、FC及CTVE3种检查方式各有其优劣势,这需要临床医师遇到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这一个体差异性极强的团体,追问病史,临床物理诊断,分析可能存在的病变,再对相关检查进行选择尤为重要。
李建明许华李志东
关键词:结直肠病变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显示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VE)与螺旋CT冠状位重组(MPR)、纤维内窥镜(fi-beroptic endoscopy,FE)的比较研究,以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于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解剖结构显示能力。方法:比较40例患者的78侧鼻腔的CT仿真内窥镜与CT冠状位重组图像,以及15例患者的30侧鼻腔的CT仿真内窥镜与纤维内窥镜图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三种方法对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各解剖部位的显示能力。结果:VE在各部位的显示能力上与MPR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显示能力优于MPR;与FE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但是部分结构,如筛漏斗、额隐窝,上颌窦自然口,VE的显示能力优于FE。结论:VE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可重复操作的检查手段,可以清楚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结构,是一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滨龙玲李玲许华王丁友
关键词:鼻旁窦窦口鼻道复合体仿真内窥镜
MSCT仿真内窥镜对听小骨的显示
2017年
目的 :探讨MSCT仿真内窥镜(VE)对听小骨的观察价值。方法 :选择25例正常中耳患者的50侧听小骨行CT扫描,对比VE与MPR图像对听小骨的显示。结果:锤骨头、锤骨柄、砧骨短脚及锤砧关节,VR与MPR的显示率均为100%。VE对砧骨长脚的显示率优于MPR(100%vs.72%)。而VE与MPR对镫骨、砧镫关节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可清晰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结构,且为无创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杨滨杨波许华张萌
关键词:中耳听小骨
乳腺X线摄影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乳腺X线摄影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的80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医师、人工智能、医师+人工智能对乳腺X线摄影检查病灶,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诊断;并比较三者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在乳腺X线摄影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80例患者共116张有病理结果的乳腺病变X线摄影图像经三种方法诊断后,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医师+人工智能辅助组诊断与病理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867、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96.0%、准确度为93.9%、阳性预测值为92.5%、阴性预测值为94.7%。结论:人工智能辅助可以提高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准确度与效能。
王海尧冯昭解晓婷张赟许华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人工智能乳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