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学东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胜达集团江苏双灯纸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制浆
  • 3篇白腐菌
  • 2篇造纸
  • 2篇生物制浆
  • 2篇鼠李糖脂
  • 2篇响应面
  • 2篇发酵
  • 1篇单胞菌
  • 1篇诱变
  • 1篇造纸综合废水
  • 1篇真菌
  • 1篇制浆黑液
  • 1篇制浆造纸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漆酶
  • 1篇紫外诱变
  • 1篇综合废水
  • 1篇响应面法

机构

  • 5篇胜达集团江苏...
  • 3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滩涂生...

作者

  • 5篇张祥胜
  • 5篇邹学东
  • 1篇曾娟
  • 1篇顾光辉

传媒

  • 1篇中华纸业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纸和造纸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师范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产漆酶真菌的筛选与发酵工艺优化
2017年
对自行分离的产漆酶真菌菌株Z7,以稻草粉作为碳源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并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使用Design Expert 8.0.5进行实验设计,首先用PB法筛选出3个主要因子:(NH_4)_2SO_4(氮源)用量、pH、接种量。设计最陡爬坡实验获得各因素的中心值:接种量5%、氮源用量0.15 g·L^(-1)、pH 5。运用BBD设计进行优化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获得三个因子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5.53%、氮源用量0.1725 g·L~(^(-1))、pH 5.31,其余因子为温度28℃、装液量50 mL、摇床转速150 r·min^(-1)、培养时间168 h,此时漆酶酶活为801.364 U·mL^(-1)。经验证实验证明该最优水平组合可行。
张祥胜余宇邹学东
关键词:漆酶响应面法发酵工艺优化
白腐菌辅助制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制浆造纸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污染大户.生物技术辅助制浆由于其污染小、成本低而日益引进重视,白腐菌是应用最广泛的菌种.从中国制浆造纸业相关的生物制浆技术、白腐菌降解木质素机理、筛选、改良和应用等方面展开了较全面的论述.
张祥胜邹学东柴欣悦
关键词:生物制浆白腐菌制浆造纸菌种筛选
造纸综合废水发酵产鼠李糖脂
2015年
以发酵产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Z-2为发酵菌株,对造纸综合废水作为发酵用水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废水在添加炸货油和酵母提取物后可以发酵产生鼠李糖脂,表面张力降低50%以上。单因素摇瓶实验初步优化造纸综合废水培养基碳氮源表明:炸货油发酵效果好于甘油,粗甘油不能被利用,较适合添加的氮源为尿素,但随着用量增大,发酵液表面活性反而下降。利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废水发酵培养基通过Box-Behnken设计(BBD)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的各成分最优水平为:炸货油2.64%、尿素0.52g·L^(-1)、氯化钾0.08 g·L^(-1)。在5 L发酵罐中一次性加入碳源的情况下,鼠李糖脂产量达5.56 g·L^(-1)。
张祥胜邹学东
关键词:造纸综合废水鼠李糖脂发酵响应面设计
鼠李糖脂强化白腐菌处理制浆黑液效果研究
2016年
研究了吐温、鼠李糖脂、硫酸铜和乙醇等不同添加物对白腐菌处理黑液效果的强化作用,发现鼠李糖脂能够较好地强化修复效果,当其质量浓度在50~60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将产生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与白腐菌共同接种黑液后培养,可将COD降低44%。本研究为黑液的微生物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祥胜邹学东顾光辉
关键词:白腐菌制浆黑液鼠李糖脂铜绿假单胞菌
紫外诱变木质素降解菌株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生物制浆技术因其环保、低成本而成为制浆造纸行业的研究方向之·,白腐菌是降解木质素最有效的微生物。本文以生物制浆用白腐菌菌株z9为研究对象,对筛选培养基进行筛选,并测其对稻草、稻灰中木质素的降解率,并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优良突变体,以期为制浆造纸企业提供优良菌株。结果显示:(1)Z9在愈创木酚平板和溴酚蓝平板培养时现象最明显,可作为诱变后的筛选平板,其中以愈创木酚平板最佳;(2)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2.O%和12.5%,表明z9可用作生物技术辅助制浆的菌种;(5)z9紫外照射较合适的时间为60-80s,此时存活率为30%左右;(4)通过愈创木酚平板筛选并结合测定木质素降解率和相关酶活,获得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变株Z9-9。
张祥胜曾娟邹学东
关键词:生物制浆白腐菌木质素降解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