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地下水封洞库
  • 3篇洞库
  • 3篇伸缩器
  • 3篇施压
  • 3篇套管
  • 3篇线压
  • 3篇连接段
  • 3篇密封
  • 3篇密封性
  • 1篇地基
  • 1篇压水试验
  • 1篇岩体
  • 1篇岩体裂隙
  • 1篇应力
  • 1篇油罐
  • 1篇油罐地基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差分法
  • 1篇水力
  • 1篇塑性区

机构

  • 7篇北京东方新星...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马耀川
  • 3篇季惠彬
  • 3篇宋矿银
  • 3篇李世银
  • 3篇梁佳佳
  • 3篇王伟一
  • 3篇郝峰
  • 3篇陈为民
  • 1篇潘真

传媒

  • 2篇中国水运(下...
  • 1篇油气储运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套管伸缩器、滨海钻探定位用系统及滨海钻探定位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套管伸缩器、滨海钻探定位用系统及滨海钻探定位方法。其中,套管伸缩器包括:塞线体、塞线、压环和压帽。塞线体、塞线、压环和压帽均为管状结构;塞线体的内腔壁上沿其自身轴线方向顺次设置有用于容置塞线的容置段以及用...
宋矿银尚月成季惠彬马耀川陈为民梁佳佳李世银郝峰王伟一
文献传递
地下水封洞库压水试段岩体裂隙平均水力隙宽研究
2017年
岩体裂隙水力隙宽在岩体渗透性及水-力耦合特征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地下水封洞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地下水封洞库压水试段岩体裂隙平均水力隙宽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钻孔压水试验与钻孔影像,结合岩体渗透系数张量计算方法进行综合确定。以某地下水封洞库为研究对象,将提出的压水试段裂隙平均水力隙宽确定方法应用其中,获得该洞库岩体裂隙平均水力隙宽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12μm和115μm,主要分布范围是12~45μm之间,期望为27μm,标准偏差为46。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确定方法基本满足工程精度,可在相关工程中应用。
马耀川
关键词:地下水封洞库压水试验
CFG桩在油罐地基基础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2年
湛江港-廉江原油管道工程湛江港首站第一罐组区(A、B、C、D罐)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这在国内大型油罐中为数不多。通过介绍该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案、检测,对CFG桩在大型油罐地基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探讨。
马耀川
关键词:CFG桩油罐复合地基
套管伸缩器、滨海钻探定位用系统及滨海钻探定位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套管伸缩器、滨海钻探定位用系统及滨海钻探定位方法。其中,套管伸缩器包括:塞线体、塞线、压环和压帽。塞线体、塞线、压环和压帽均为管状结构;塞线体的内腔壁上沿其自身轴线方向顺次设置有用于容置塞线的容置段以及用...
宋矿银尚月成季惠彬马耀川陈为民梁佳佳李世银郝峰王伟一
文献传递
套管伸缩器及滨海钻探定位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套管伸缩器及滨海钻探定位用系统。其中,套管伸缩器包括:塞线体、塞线、压环和压帽。塞线体、塞线、压环和压帽均为管状结构;塞线体的内腔壁上沿其自身轴线方向顺次设置有用于容置塞线的容置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级套...
季惠彬尚月成宋矿银梁佳佳陈为民马耀川李世银郝峰王伟一
文献传递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埋深优化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地下水封洞库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储油方式,其埋深的确定是工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结合湛江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工程实例,探讨了确定洞库埋深的一整套流程。首先根据水封条件和岩体质量对洞库顶面埋深进行初步确定,然后采用Flac3D计算软件对湛江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库区进行分析,通过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的利用,对全断面开挖的两组洞罐的围岩力学行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出较为合适的洞库埋深高程,最后从工程造价的角度对模拟埋深结果进行对比优化,从而确定出水封石油洞库的最优埋深。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马耀川潘真
关键词:地下水封洞库埋深
地下水封洞库截面形状优化研究
2017年
地下水封洞库截面形状对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以某地下水封洞库马蹄形截面为基础,设计三种不同规格的洞室截面(18m×26m,20m×24m,22m×26m),利用FLAC3D数值分析平台,开展洞室截面形状优化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仅有18m×26m截面在边墙部位出现拉应力集中区,最大为0.13MPa,20m×24m截面的最大压应力为16.8MPa小于22m×26m截面的18.2MPa;围岩位移量中,20m×24m截面最小,为3.72mm;围岩塑性区基本呈环形分布,其厚度约为4-5m,且20m×24m截面产生的塑性区体积最小。分析认为,20m×24m截面最优的原因在于该区以水平地应力为主。研究结论从而为其它地下水封洞库截面形状设计提供参考。
马耀川
关键词:地下水封洞库应力塑性区有限差分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