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晴 作品数:13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及与CXCL16的关系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血清CXC趋化因子16(CXCL1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所有患者行头颅MRI检查,采用Fazekas评分分别对脑室旁和深部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评价,按病变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0,Ⅰ)、中度(Ⅱ)、重度(Ⅲ),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CXCL16、hs-CRP及其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组CXCL16及hs-CRP水平高于无脑白质病变组;脑梗死患者重度脑白质病变组CXCL16及hs-CRP水平高于轻、中度脑白质病变组。结论 CXCL16、hs-CRP可预测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及程度。 杨素静 宋晴 郝秋艳 林莹 张文秋 王巍 刘斌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脑白质病变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UA、Hcy、LPA水平变化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blood uric acid,UA)、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98例,中青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98例,检测2组的UA、Hcy、LP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UA、Hcy、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高UA、Hcy、LPA血症发生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UA、Hcy、LPA水平升高,UA、Hcy、LPA可能是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因素。 郝秋艳 宋晴 常瑜 卢新 郭菊秋关键词:脑梗死 尿酸 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加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3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及145例对照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利用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评价。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TG及TC等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96,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吸烟、糖尿病、TG、TC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模型评价效果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概率。 宋晴 高彩霞 周齐 张源伟 吴柳萍 张晋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慢性偏头痛的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2024年 对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目前全球发生慢性偏头痛占比达到15%左右,我国患病率约9%,多以15至50岁的群体为主,此类病症性别相比,女性发病率较高,当患者出现此类病症,会导致生活品质下降,所以,需要对此类疾病加强防治工作。本次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发生慢性偏头痛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疗效进行深入调研。方法 慢性偏头痛带给患者极大的困扰,为解决此类治疗问题,本次从科室选入部分确诊患者进行了临床调研,选入的100例患者均进行了对症治疗,为比较治疗疗效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确定是头痛宁干预,观察组以上述为基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各种患者例数50例,主要对患者干预后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头痛发作情况、病症持续时间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评估各小组病患疼痛状况,对此次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给予组间对比。结果 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处理,患者头痛症状显著减轻,组间对比,观察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小组病患发作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对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状况调研,结果较治疗前减轻,小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小组患者都有一定不良情绪,针对性治疗后,患者此项情况有缓解,其中对照组改善差于观察组(P<0.05)。结论 此次调研以科室的典型病例进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头痛宁治疗,该方法治疗可靠性突出,能够从整体迅速减轻患者病症,杜绝病情的持续进展,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宋晴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慢性偏头痛 疗效 安全性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概率模型评价及干预措施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摸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及79例对照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利用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TG、HDL、LDL等,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模型评价效果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概率,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宋晴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 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2024年 探讨和研究氟桂利嗪和尼莫地平在治疗偏头痛方面的效果,并对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选择了80位患有偏头痛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40人。对照组接受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接受氟桂利嗪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了两组患者的头痛频率、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更高;患者治疗后头痛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小于参考组;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参考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氟桂利嗪和尼莫地平的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患者头痛症状,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这种联合治疗对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宋晴关键词:氟桂利嗪 尼莫地平 偏头痛 CXCL16、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16(CXCL1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65例、中重度组55例,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CXCL16、hs-CRP水平。结果中重度组血清CXCL16、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1),血清CXCL16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血清CXCL16、hs-CRP水平可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杨素静 宋晴 郝秋艳 林莹 杨晓芹 刘斌关键词:CXCL16 高敏C反应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与新型危险因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郝秋艳 宋晴 杨素静 黄洁 范更新 卢新 该课题通过回顾性收集脑梗死患者新型危险因素UA、ox-LDL、MMP-9、Hcy、LPA、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等指标,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脑梗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关键词:关键词:脑梗死 流行病学调查 Logistic回归及倾向评分法在构建脑卒中发病概率模型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研究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构建及应用脑卒中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临床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辖区内收治的脑卒中病例162例,以内科同期收治的非脑卒中慢性病住院患者184例为对照,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 st i c回归模型为基本依据,通过Logi st i c回归建立脑卒中发病概率预测模型,然后采用ROC曲线法对概率预测模型进行评价。本研究倾向评分法将6个因素指标融为一个综合指标-倾向评分。结果:有意义的变量数仅有6个,从变量数来看适合Logi st i c回归模型和倾向评分法,发现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CHOL、TG、HDL-C、LDL-C等,预测准确率能达到90.2%。结论:Logi st i c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脑卒中发病概率,而倾向评分表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危险程度、对脑卒中进行危险评分分层,所构建的Excel脑卒中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宋晴 高彩霞 张艳茹 张源伟 王金华关键词:脑卒中 复发性脑梗死与UA、ox-LDL、MMP-9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2015年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民众的头号"健康杀手"。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面对居高不下的卒中发病率和复发率,仅强化传统危险因素治疗已远远不够,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卒中,我们还需要重视一些目前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新型危险因素,如代谢因素中的高尿酸血症。 郝秋艳 宋晴 杨素静 黄洁 范更新关键词:脑梗死 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