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龙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疗效
  • 4篇难治
  • 4篇骨髓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复发
  • 2篇药物疗法
  • 2篇增生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贫血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疗法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慢性

机构

  • 14篇丹阳市人民医...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作者

  • 14篇张新龙
  • 4篇陆益龙
  • 4篇倪国华
  • 3篇吴雅荣
  • 1篇薛红梅
  • 1篇吴雪梅
  • 1篇徐敏
  • 1篇周新
  • 1篇巴荣
  • 1篇李炳宗
  • 1篇李建勇
  • 1篇何广胜
  • 1篇林芸
  • 1篇潘金林
  • 1篇余先球
  • 1篇沈云峰
  • 1篇高华强
  • 1篇陶瑞芳
  • 1篇朱彦
  • 1篇谢晓宝

传媒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克拉霉素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1999年
应用含阿克拉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及县发性白血病30例。急淋8例(L12例,L25例,L3l例).急非淋22例(M15例,M29例,M45例,M53例),结果,完全缓解率53.3%,部分缓解率13.3%,总有效率66.6%,副反应小,是较理想的比疗方案。
倪国华杭海琴张新龙
关键词:阿克拉霉素白血病复发性药物疗法
含异环磷酰胺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张新龙倪国华吕真
关键词:异环磷酰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3%vs.37.5%)(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相仿(16.8个月vs.13.5个月)(P>0.05)。试验组患者的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3.3%vs.48.3%和52.5%vs.85.0%)(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耐受性均优于常规两药静脉滴注给药。
张新龙唐晓军
关键词:雷替曲塞奥沙利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
地西他滨联合亚砷酸诱导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47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亚砷酸方案诱导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中国贫血东部协作组接受地西他滨联合亚砷酸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39例及CMML患者8例。地西他滨20 mg/(m^2·d)联合亚砷酸0.15 mg/(m^2·d),治疗5 d,4~6周1个疗程,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者进入巩固周期,分析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中位疗程为2个疗程(1~12个疗程),31例(66.0%)获得了临床反应,中位疗效持续时间16周(2~52周)。CR 8例(17.0%),PR 10例(21.3%),血液学改善12例(25.5%),骨髓CR 1例(2.1%),疾病稳定8例(17.0%),疾病进展1例(2.1%)。二代测序基因检测中,33例发现25个基因突变70次。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率(57.6%)高于剪接子复合物(33.5%)、转录因子和激酶系统(54.5%)和TP53组(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7.4%、54.5%、50.0%和85.7%,P=0.977)。治疗有效患者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显著下降(16.67%对10.26%,P=0.014)。结论地西他滨联合亚砷酸方案诱导治疗中高危MDS及CMML的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二代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可能与疗效反应有关。
陆星羽吴雪梅吴雪梅吴文忠李炳宗林芸张新龙沈云峰周新朱彦朱彦高华强高华强徐敏谢晓宝何广胜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地西他滨亚砷酸
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1997年
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32例,2,4,8周时的总有效率与硫酸亚铁治疗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消化道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都较对照组少而轻。
张新龙陶瑞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琥珀酸亚铁贫血药物疗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GF-βR2和TGF-β1基因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βR2)和TGF-β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无菌采集、分离5例CML患者和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BMSC,观察BMSC形态及生长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GF-βR2及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BMSC形态类似;CML患者TGF-βR2、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4.63±18.96和9.09±6.81,与健康人对照组的8.05±4.46和30.69±19.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7和3.05,P均<0.05)。结论 CML患者BMSC的TGF-βR2表达升高及TGF-β1表达降低与CML发生有关。
张新龙吴雅荣薛红梅余先球陆益龙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加的临床综合征。重症病人可合并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过去对本病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但对重症患者,
张新龙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奥美拉唑促进K562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奥美拉唑促进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奥美拉唑对 K562细胞的毒性作用,计算IC50、IC20值;台盼兰试验测定在不同pH环境下奥美拉唑对K562细胞生长影响;Annexin V法检测奥美拉唑处理后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奥美拉唑对 K562细胞的IC50值为127.031μg/mL,IC20为59.315μg/mL;奥美拉唑处理的细胞均出现蓝染细胞,且随着pH值的降低蓝染细胞增多;奥美拉唑处理 K562细胞24 h、48 h与空白对照值比较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24 h、48 h同等剂量之间凋亡百分比比较也有差异(P<0.05);Caspase家族抑制剂与奥美拉唑共处理 K562细胞24 h与奥美拉唑单独处理24 h后的凋亡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含有一定浓度的奥美拉唑的酸性环境中 K562细胞生存率大大降低;一定浓度的奥美拉唑能够促进K562细胞凋亡,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奥美拉唑促K562细胞凋亡是非Caspases途径。
吴雅荣倪国华张新龙
关键词:奥美拉唑K562细胞细胞凋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血清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以及输血间隔时间等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等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输注红细胞间隔时间以及输注血小板间隔时间均长于治疗前(P〈0.05)。结论再生障碍型贫血患者采用BMSC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新途径。
张新龙陆益龙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清TGF-β1水平变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病情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各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及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探讨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BMC)染色体核型改变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变化关系及其对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骨髓细胞24 h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分析样本,RHG法分析细胞染色体核型,ELISA法检测MDS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生化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比较各型MDS患者BMC染色体核型变化及患者血清TGF-β1和LDH水平,并根据患者临床指标进行IPSS评分。结果:MDS患者异常染色体出现率64.91%,以+8、-8、-20、20q-及复杂异常核型为主。MDS-RA患者异常核型组TGF-β1水平虽高于正常核型组。MDS-RAEBt患者血清TGF-β1、LDH水平明显高于MDS-RAEB、RA患者,而MDS-RAEB患者两者水平明显高于MDS-RA,MDS-RAEB和RAEBt异常核型组TGF-β1、LDH水平高于正常核型组,且异常核型组内骨髓幼稚细胞比率与患者血清LDH、TGF-β1水平正相关,血清LDH与TGF-β1水平正相关。各指标与患者IPSS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MDS患者血清TGF-β1与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密切相关,其患者体内高TGF-β1水平抑制患者的正常造血及肿瘤免疫功能,是促进该类患者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新龙倪国华巴荣陆益龙
关键词:核型异常转化生长因子Β1IPSS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