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肾移植
  • 5篇细胞
  • 3篇移植肾
  • 3篇手术
  • 3篇自动拉钩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病毒
  • 3篇拉钩
  • 2篇移植手术
  • 2篇移植受者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人巨细胞病毒
  • 2篇肾移植手术
  • 2篇肾移植受者
  • 2篇受者
  • 2篇术后
  • 2篇体型
  • 2篇尿动力
  • 2篇尿动力学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石炳毅
  • 7篇梁春泉
  • 6篇钱叶勇
  • 6篇蔡明
  • 4篇廖利民
  • 3篇庄玉辉
  • 3篇王振
  • 2篇莫春柏
  • 2篇廖利民
  • 2篇李树林
  • 1篇王晓雄
  • 1篇吴雪琼
  • 1篇彭善云
  • 1篇凌世淦
  • 1篇孙丽颖
  • 1篇李国利

传媒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1997
  • 2篇1995
  • 4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肾移植手术的自动拉钩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肾移植手术的自动拉钩,该拉钩包括内、外侧撑开叶、内、外侧支撑杆和弧形固定带,每个支撑杆与相应的侧撑开叶可拆卸式连接,内侧支撑杆与外侧支撑杆构成双剪刀式结构,固定于外侧支撑杆剪柄尾部的所述弧形固定带的多个...
王振石炳毅钱叶勇
文献传递
三联药物干预后肝癌肝移植术后调节性T细胞作用变化的分析
目的:分析在以西罗莫司为主联合槐耳颗粒及胸腺法新的药物干预下,FoxP3+Treg在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免疫调节中作用的变化;方法:以我院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移植术后机体Treg的变化趋势,对效应T细胞的影...
孔祥瑞肖漓周林高钰马锡慧石炳毅
关键词:肝癌肝移植免疫调节调节性T细胞
一种用于肾移植手术的自动拉钩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肾移植手术的自动拉钩,该拉钩包括内、外侧撑开叶、内、外侧支撑杆和弧形固定带,每个支撑杆与相应的侧撑开叶可拆卸式连接,内侧支撑杆与外侧支撑杆构成双剪刀式结构,固定于外侧支撑杆剪柄尾部的所述弧形固定带的多个...
王振石炳毅钱叶勇
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患者尿流率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3
1994年
对46例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患者进行尿流率测定,阐明此类患者尿流率改变,并对其病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盆底肌肉及尿道外括约肌痉挛所致的功能性尿道梗阻为其部分原因。选择24例上述患者,给予口服泌尿灵治疗,测定尿流率,评价其疗效,说明尿流率测定在此类患者的病因学研究、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廖利民石炳毅梁春泉蔡明钱叶勇莫春柏蒋志振康新具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尿动力学前列腺炎
一种用于泌尿外科髂窝手术的可调节式自动拉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泌尿外科髂窝手术的可调节式自动拉钩,该拉钩包括内、外侧撑开叶、内、外侧支撑杆和弧形固定带,每个支撑杆与相应的侧撑开叶可拆卸式连接,内侧支撑杆与外侧支撑杆构成双剪刀式结构,固定于外侧支撑杆剪柄尾部的所...
王振钱叶勇石炳毅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活性动态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4年
以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的7TD_1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人血清IL-6活性。确定国人IL-6活性正常值为6.75±2.98u/ml,并于肾移植术后第一天明显升高(16.44±9.20u/ml),一周后下降并趋于稳定(8.12±3.36u/ml);急性排斥反应时明显升高(24.35±9.37u/ml);排斥逆转或移植肾切除后再度下降(7.23±4.71u/ml)。应用ALG者IL-6释放增加,慢性排斥时无变化。IL-6活性是监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一个可靠生物学指标。
石炳毅钱叶勇凌世淦梁春泉康新具彭善云蔡明莫春柏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免疫学白细胞介素6
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患者的压力-流率-EMG测定被引量:3
1997年
为探讨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SD)患者的压力流率EMG测定的意义,对33例DESD患者进行排尿期压力、流率及尿道外括约肌EMG测定。各型特点为:Ⅰ型DESD出现于逼尿肌收缩开始,随逼尿肌压力上升,EMG活动正常或增强,外括约肌突然开放,EMG活动消失,尿液排出;Pdetopen明显增高,高于PdetMF,Pdetend较低。Ⅱ型DESD间歇性发生于排尿过程中,逼尿肌及外括约肌同时收缩、松弛交替出现,EMG活动相应增强、减弱,产生间歇性排尿;尿流率与逼尿肌压力曲线呈双曲线波浪型交替改变,Pdetopen增高不如Ⅰ型明显,Pdetend较高。Ⅲ型DESD持续整个排尿过程,外括约肌持续收缩,EMG活动持续增强,无尿液排出;逼尿肌压力曲线呈高水平延伸或单曲线波浪型,Pdet较高。结果认为:压力流率EMG测定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DESD提供可靠手段。
廖利民梁春泉石炳毅蔡明李州利
关键词:排尿障碍尿动力学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
移植肾切除标本中c4d的表达及其体视学测定
目的检测C4d在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体液免疫参与的难治性排斥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性并对其进行体视学分析。方法以40例难治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切除患者应用C4d多克隆抗体对移植肾组织的石蜡切片行免疫...
韩永蔡明许晓光石炳毅
关键词:移植肾切除体液免疫C4D体视学
文献传递
急性移植肾肾小球肾病及其病因学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对33份移植肾及活检标本进行PAS及六胺银染色,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后急性移植肾肾小球肾病(AAG)的发生率较高(58%),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肾小球渗出性改变及基底膜增生性改变,有时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对其病因的研究表明,AAG发生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T细胞亚群改变有关。通过PCR技术及ELISA法诊断HCMV感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发现HCMV感染及CD4/CD8<1.5组AAG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未感染及>1.5组的32倍与12倍。10例接受移植肾活检的患者中,5例确诊为AAG,其中3例因治疗无效而行移植肾切除术。AAG是影响移植肾成活的重要问题,应予高度重视。
廖利民石炳毅李树林梁春泉庄玉辉王晓雄
关键词:肾移植巨细胞病毒肾小球肾病病因学
Th17细胞与人慢性移植肾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暂时性淋巴组织再生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暂时性淋巴组织再生是慢性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Th17细胞具有高度促炎作用,但其在人慢性移植肾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暂时性淋巴组织再生中的作用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Th17与人慢性移植肾排斥反...
许晓光蔡明钱叶勇肖漓韩永黄海燕王强周文强王新颖石炳毅
关键词:慢性排斥反应TH17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