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世龙

作品数:1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赣榆县柘汪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知识
  • 4篇物理知识
  • 2篇乒乓
  • 2篇乒乓球
  • 2篇物理学
  • 2篇理趣
  • 2篇理学
  • 2篇教学
  • 1篇低温环境
  • 1篇压强
  • 1篇仪器特点
  • 1篇应试
  • 1篇游艺
  • 1篇游艺晚会
  • 1篇有效问题设计
  • 1篇针筒
  • 1篇振动
  • 1篇振动频率
  • 1篇知识迁移
  • 1篇指点

机构

  • 13篇赣榆县柘汪中...
  • 1篇连云港市海滨...

作者

  • 13篇胡世龙
  • 1篇吴龙忠

传媒

  • 4篇数理天地(初...
  • 3篇数理化学习(...
  • 2篇湖南中学物理
  • 1篇物理通报
  • 1篇实验教学与仪...
  • 1篇物理教学探讨...
  • 1篇教学仪器与实...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像看起来为什么变小了
2013年
当我们向平面镜靠近时,会发现我们在镜子中所成的像变大了;当我们远离平面镜时,会发现我们在镜子中所成的像变小了.很明显,这种现象与我们所学习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物体和像大小相等”的特点是矛盾的.
胡世龙
关键词:平面镜成像特点镜子
对物理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3年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情况下都是在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来实现的。我们所要设计问题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所设计问题的素材来源及设计问题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以上几个方面都要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中完善的。基于有效的问题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以求达成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胡世龙
关键词:物理教学素材来源
利用自制教具粗略测量透镜焦距
2015年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之前,首先要测量凸透镜的焦距,通常的作法是用平行光(一般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聚焦法进行测量,但其测量误差较大。为了快捷、准确地测量透镜的焦距,笔者介绍一种好方法:利用自制教具——"透镜焦距测量仪"准确测量透镜的焦距。该测量仪包括较粗的外筒和较细的内筒两个部分,内筒后端有目镜且筒外壁标有刻度,外筒前端有物镜,内筒插入外筒中即可(图1)。
胡世龙
关键词:透镜焦距自制教具凸透镜成像规律量仪平行光玻璃片
基于多版本教材中“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设计分析与改进被引量:1
2013年
不同版本教材的编者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设计方案有所不同,但实验设计的目的却非常一致——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有效的理解比热容概念的涵义。通过综合分析各版本教材设计实验方案优点及不足之处,特在原来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理想,实现实验效果最优化,从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胡世龙
关键词:比热容
暖水瓶使用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被引量:1
2008年
众所周知,暖水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家庭必备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贮存热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我们在使用中是否会遇到这样那样迷惑不解的问题呢?
胡世龙
关键词:空气柱指点迷津热对流振动频率
对“估测大气压值”实验的分析与改进被引量:1
2014年
苏科版教材中“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虽为教师演示实验,但按照教材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上相差甚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针筒中残留气体、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实验操作方法及数据的处理做了一定的改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胡世龙
关键词:摩擦力
中考知识迁移题例谈
2007年
近几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及不断推进,各类开放性的知识迁移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也悄然亮相。
胡世龙
关键词:知识迁移乒乓球
漫画中的“理”趣
2009年
漫画释义题,通过别出心裁的设计,寓物理知识于漫画中,让考生放松心情,从容应试,既拉近了物理、生活、社会之间的距离,又能体现新课改中的人文理念.
胡世龙
关键词:漫画物理知识人文理念考生应试
拉开马德堡半球需要几匹马
2013年
1654年,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于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进行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真空的存在.而此实验也因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胡世龙
关键词:罗马帝国
管窥“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施策略
2013年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科学的猜想与假设则是科学探究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科学探究的方向。科学猜想的依据就是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科学的研究方法则是进行科学猜想的"拐杖",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由的展示提供了心理保障。
胡世龙
关键词:猜想思维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