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毅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改良的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改良法在梅毒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梅毒患者血清标本71例,其中55例TRUST滴度在1∶2及以上,16例滴度为1∶1,阴性样本29例.实验室5名工作人员分别用传统方法进行检测,同时用全自动酶免仪加样到稀释板中,然后加入TRUST试剂,震荡30 min后,判读结果.结果 阴性样本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滴度在1∶2及以上的阳性标本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均为100%,滴度在1∶1的阳性标本传统方法的检出率为66%,而改良方法的检出率为74%.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方法检测阳性率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494,P=0.31).结论 改良方法可以借助全自动酶免仪加样,实现半自动化操作,较传统法简便,特别适合大批量样本,改良方法可以代替传统方法.
- 徐敬轩夏毅彭文红张春芳赵仙华钱云芳王佳丽储磊谢而付
-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学及试剂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一致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经罗氏ECLIA检测证实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选用ELISA、TRFIA和ECLIA三种方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方面三种方法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的一致性,且ECLIA法在检测中敏感性最高。结论当前实验室使用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利于实验室之间进行结果互认。
- 夏毅徐敬轩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 梅毒筛查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在梅毒筛查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检测性能。方法对TRUST高滴度的梅毒血清进行一系列稀释,分别用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测试,计算出一系列浓度下每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C_(50),C_5~C_(95)区间,以及不精密度曲线,并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以及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方法的C_(50)。小于传统方法,改良方法的C_5~C_(95)区间较传统方法窄,改良方法的不精密度曲线较传统方法陡峭,两种方法一致性程度的95%的可信区间为73.4%~95.8%。改良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29%,99.1%,85.71%,97.05%和96.39%,传统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75%,98.49%,75%,96.18%和95%。改良方法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高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10.03,P均<0.05)。改良方法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略高于传统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3.45,4.03,P均>0.05)。结论改良方法的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传统方法高,可以借助全自动酶免仪加样,适用大批量样本的检测,改良方法可代替传统方法用于梅毒筛查。
- 徐敬轩夏毅彭文红张春芳赵仙华钱云芳储磊谢而付
-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孕中期检测血清AFP、Free-β-hCG和inhibin-A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抑制素A(inhibin—A)在产前筛查的实用价值。方法对3728例孕14~20周的孕妇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AFP、Free—β—hCG和inhibin—A浓度,通过训‘算机软件计算危险系数,对高风险率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的产前检查。结果在3728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β-三体及神经管缺损高危孕妇163例,占筛查总数的4.37%。91例进一步确诊,共检出先天缺陷7例,检出率为7.69%。结论孕中期血清中AFP、Free—β—hCG和inhibin—A用于产前筛查能早期发现和诊断胎儿先天缺陷,对降低其出生率是有效的,可以应用于临床大范围人群的产前筛查。
- 夏毅徐敬轩唐雅娟黄红琴
- 关键词:AFP产前筛查
- 丹阳地区农民梅毒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丹阳地区农民梅毒感染现状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丹阳地区18岁以上农民13835例,对采集的血清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改良方法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同时做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以及TRUST滴度。结果丹阳地区成年农民中梅毒感染率为1.23%(170/13835),感染者集中在46-65岁,占总数的68.82%。男性在31~35岁、46~50岁、66~70岁三个年龄组出现高峰,且峰值呈增高趋势;女性在51~55岁组出现高峰,整个人群从46~50岁组开始处于一个高感染区。在170例梅毒血清学阳性人群中仅有7.65%(13/170)的病例上报传染病。结论在丹阳地区成年农民梅毒感染率较高,尤其46岁以上人群。
- 徐敬轩夏毅谢而付赵仙华杨勇彭超彭文红
- 关键词:梅毒感染率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实施内容与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实施内容,并探讨其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需要进行各类免疫检验的患者1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观察组采取严格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对比两组乙肝五项检查的准确度,观察组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e抗原、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的准确度较对照组相应各项准确度差距不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痊愈45例(64.29%),治疗的总有效率98.57%;对照组痊愈37例(52.86%),总有效率92.86%。可见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患者需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对促进患者恢复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夏毅
- 关键词:免疫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