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云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米非司酮
  • 3篇给药
  • 3篇非司酮
  • 2篇异位妊娠
  • 2篇甲氨蝶呤
  • 2篇给药方式
  • 2篇出血
  • 1篇性子宫出血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副作用
  • 1篇诊刮
  • 1篇妊娠终止
  • 1篇失调性
  • 1篇失调性子宫出...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指征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率
  • 1篇剖宫产指征

机构

  • 6篇泰州市高港人...

作者

  • 6篇张建云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甲氨蝶呤给药方式治疗40例异位妊娠分析
2010年
张建云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米索不同给药途径终止10~16周妊娠的效果观察
2004年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10~16周的妊娠,成功地代替了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成功率。本文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相配伍剂量及不同的用药途径诱导流产,对其效果及副作用进行了观察。
张建云
关键词:给药途径妊娠终止药物副作用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6~2008年本院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6年至2008年居于前四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要求手术、巨大儿、难产、胎儿窘迫。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张建云
关键词:剖宫产率手术指征
不同甲氨蝶呤给药方式治疗40例异位妊娠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张建云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产后出血1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15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张建云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
诊刮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诊刮术后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晚睡前给予口服小剂量的米非司酮12.5 mg,连续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末进行内分泌六项、肝、肾功能、血常规及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增厚分别进行监测。结果 58例患者在用药期间均出现暂时性的闭经,贫血得以改善,10例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治疗后血液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较用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催乳素(PRL)、睾酮(T)变化不大。肝肾功能正常,复查B超子宫内膜较治疗前变薄(P<0.05)。结论诊刮术后配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好,能够明显改善其出血症状,纠正贫血,提升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价格低,患者经济能力能承受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留子宫,减少手术创伤(子宫内膜电切和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建云
关键词: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