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
- 1994年
- 教师为什么要研究学生,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就在于他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有头脑、有个性的青少年学生。因此,教师不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只有具备了作为教师应有的主观条件,又熟悉客观对象,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
- 王茂森丁国旺
- 关键词:教学任务算术根概念教学非负数二次根式
- 例谈分组分解法
- 2002年
- 在运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时,唯有正确分组,才能顺利获解.本文结合实例说明如何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正确分组,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按公因式分组例1 (2001年河北)分解因式x2-xy+xz-yz.分析:一、二两项有公因式x,三。
- 王茂森
- 关键词:公因式分解因式
- 不等式(组)在解决策性问题中的应用
- 2003年
- 王茂森
- 关键词:不等式组初中数学
- 三等分角与中考
- 2006年
- 王茂森笪祖辉
- 关键词:三等分角中考直角坐标系任意角锐角函数
- 对应关系不全 产生错解
- 2001年
- 在考察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不少同学找不全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对应关系,以致发生漏解现象.如下例.……
- 杨志忠王茂森
- 要注意函数的次数
- 2001年
- 在有关函数的题目中,函数的次数在已知函数中没有直接标明,需要分类讨论,否则导致错解.……
- 顾恒卫王茂森
- 关键词: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
- 不要漏掉题设条件
- 2001年
- 在求解函数解析式时,忽视、漏掉题设的条件,导致错误结果的现象时有发生。题目: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0,1)和B(a,-3a)(a<0),且点B在反比例函数y=-3/xs上.求一次函数的解吸式.
- 周文汉王茂森
- 关键词: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函数解析式
- 没有数字的数学题
- 1988年
- 有一类数学题,题中没有数字,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中的条件,包括隐含条件。请看以下几例: 例1 有一矩形,其周长和面积数值相等,且长与宽均为整数,求其边长。解:设长为x,宽为y,则由题意可得xy=2x+2y,可化为 y=2x/(x-2)=2+4/(x-2) (1) 因为x,y为正整数,∴x-2应为1,2,4,∴x1=3,x2=4,x3=6,代入(1)式得y1=6,y2=4,y3=3。所以边长为6,3或4,4。
- 王茂森
- 关键词:数学题隐含条件正整数平分线连续自然数
- 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的问题
- 2003年
- 王茂森
-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教学解题代数
- 初中数学解题中减少计算量的几种途径
- 1994年
- 在解数学题中,我们总希望减少计算量,这样既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又可以避免解题过程中因复杂的运算而造成的错误.笔者结合教学中的所见谈谈减少计算量的几种途径.一巧妙地应用定义例1 方程 ax^2+bx+c=0(a≠0)
- 王茂森崔恒刘
- 关键词:数学解题解题过程数学题分母有理化解方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