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香梨
  • 3篇盾蚧
  • 3篇橄榄片盾蚧
  • 3篇库尔勒香梨
  • 2篇盾蚧科
  • 2篇新棉
  • 2篇生态
  • 2篇蚧科
  • 2篇昆虫
  • 2篇昆虫病毒
  • 2篇病虫
  • 2篇病虫害
  • 2篇病虫害综合防...
  • 2篇虫害
  • 2篇虫害综合防治
  • 1篇毒杀
  • 1篇药效
  • 1篇夜蛾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机构

  • 8篇新疆巴音郭楞...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8篇黄伟
  • 6篇任德新
  • 2篇周娜丽
  • 1篇蔡耘音
  • 1篇宫云秀
  • 1篇肖飞
  • 1篇张建新
  • 1篇李世强
  • 1篇王琳娜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新疆农业科技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科技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盖草能防除棉田芦苇试验初报
2004年
张春竹黄伟张建新王春峰
关键词:棉田芦苇生长发育
橄榄片盾蚧的天敌
2006年
橄榄片盾蚧是库尔勒香梨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天敌有捕食性与寄生性两大类总计2纲5目12科17种。主要有草蛉、蜘蛛、瓢虫、阿克苏方头甲和寄生蜂。
张春竹黄伟任德新周娜丽
关键词:橄榄片盾蚧天敌
库尔勒香梨橄榄片盾蚧生物学特性及天敌的研究
张春竹黄伟任德新蒋世铮周娜丽李世强肖飞
《库尔勒香梨橄榄片盾蚧生物学特性及天敌的研究》经新疆科技厅和巴州科技局立项资助后,对危害库尔勒香梨的三种盾蚧科害虫进行了种名鉴定,确定了橄榄片盾蚧为优势种,近缘种为梨圆蚧和杨笠圆盾蚧,橄榄片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片盾蚧属...
关键词:
关键词:香梨生物学特性
多价体昆虫病毒杀虫剂——新棉安的研究和开发
2000年
新棉安是由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新疆株、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及惊纹地老虎颗粒体病毒组成的联多价体昆虫病毒杀虫剂 ,是针对世界性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棉铃虫为主要对象而研制的。对实夜蛾和切根夜蛾的治理有一定的拓宽 ,国家专利号 :93119673.6。该制剂为 PIB>2× 10 9/ g,GIB1× 10 n/ g的可湿性粉剂 ,不含霍乱菌、沙门氏菌及痢疾菌 ,符合降生标准 ,其开发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前景十分广阔。1992~ 1995年在新疆棉田推广应用2 5 416.7hm2 ,不仅创社会经济效益 10 87× 10 4元 ,而且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 ;蚜虫与天敌之比 ,由防治前的 31∶ 1降低到 5 .5∶ 1,而使用化学杀虫剂 (灭扫利加敌敌畏 )则由 32∶ 1上升至 30 7∶
陈誉任德新张春竹黄伟王琳娜蔡耘音宫云秀
关键词:夜蛾
橄榄片盾蚧的田间防治试验
2006年
橄榄片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片盾蚧属,由于此虫多群集固定,蚧壳重叠,药剂难触及虫体,且世代重叠,不易集中防治,一般化学防治难以奏效。为保证香梨产业的顺利发展,遏制该虫的迅速蔓延危害,于2000~2001年对该虫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王志勇刘敏黄伟张春竹
关键词:田间防治试验橄榄片盾蚧田间药效盾蚧科同翅目香梨
库尔勒香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本文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上,总结20多年来对库尔勒香梨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套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力求达到维护果园生态平衡的目的.
张春竹黄伟任德新
关键词:库尔勒香梨病虫害生态平衡
文献传递
库尔勒香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上,总结20多年来对库尔勒香梨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套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力求达到维护果园生态平衡的目的。
张春竹黄伟任德新
关键词:库尔勒香梨病虫害
文献传递
新棉安的开发及其展望
1993年
新棉安英名HAPOV是一种新型多价体昆虫病毒微生物杀虫剂,经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领衔研制,先后完成了两代产品。第一代新棉安是以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新疆株及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为模心制成,能防治三种实夜蛾害虫。而第二代新棉安,添加了惊纹地老虎颗粒体病毒抗原,较第一代新棉安治虫谱有所扩大一剂兼治六种害虫.由湖北省国营蒋湖微生物研究所承制。产品经多种实验动物分别以口服、滴鼻、涂皮、静注等途径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无毒,符合卫生标准,实验动物内脏悬液经电镜检查不带传染病,LD_(50)约512mg/Kg。经1988~1991年在棉田及罐藏番茄田14566.7ha面积中试,创社会经济效益6233986.80元,而且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蚜虫与天敌之比,由防治前的31∶1,经20d后降低至5.5∶1,而使用化学杀虫剂(灭扫利加敌敌畏)则由32∶1上升至307∶1。
任德新张春竹王琳娜黄伟陈誉宫芸秀蔡耘音
关键词:生态效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