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 作品数:1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追寻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学
- 2011年
-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着:关于语文。
在我工作第10个年头时。曾经模仿一篇散文,这样描述过我心目中的语文:“望着你,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历史的长河被:谱写成动人的篇章;读着你,字字珠玑,蕴意盎然。苍莽的天穹被镌刻上人生的真谛;伴着你,孜孜以求,明智灵秀。诗意的生命被描绘出美丽的画卷;语文,我不经意间与你邂逅,茸又如此爱恋你。
- 周婷
-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工作者教学主张
- 阅读教学:指向目标的徜徉——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关注
- 2010年
-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人探索最多、疑惑最多的热点。学生在长达六年的小学阅读生活中,通过教师的精心引领,要做到如悠闲散步,不经意抬眼间繁花似锦或蓦然回首处灯火阑珊。因此,我以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惬意地徜徉在文本语言文字中,而且一定是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指向目标的徜徉。
- 周婷
- 关键词:阅读教学指向高年级灯火阑珊语言文字
- 追寻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学
- 2010年
- 提出的缘由其实很简单
想法一:在我工作第10个年头时,我曾经模仿一篇散文,这样描述过心目中的语文:“望着你,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历史的长河被谱写成动人的篇章;
- 周婷
- 关键词:语文教学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 2009年
- 【教材分析】
《画》这首诗紧扣“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节奏明快、清新洗练。课文选用的一幅画,画上山清水秀,花鸟成趣,一派生机勃勃。课文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自然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 周婷
- 关键词: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自然景象《画》
- 整合,古诗教学的佳径
- 2010年
- 一、同题材诗歌整合
苏教版教材中选编的古诗有表现儿童生活情趣的《池上》《小儿垂钓》,有描摹四季风景的《春晓》《山行》,有记写优美名胜的《望庐山瀑布》《望洞庭》,有抒写人间美好情感的《赠汪伦》《游子吟》,有怀乡思亲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有哲理言志的《题西林壁》《江雪》,有景意交融的《暮江吟》《春日偶成》……
- 周婷
- 关键词:古诗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小儿垂钓》《题西林壁》《春日偶成》《望洞庭》
-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6》教学
- 2009年
-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习作“要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针对该要求拟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放在首位。
- 周婷周益民
- 关键词:习作《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第二学段
- 阅读教学:关注落点的飞翔被引量:1
- 2010年
-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人探索最多、疑惑最多的热点。学生在长达六年的小学阅读生活中,通过老师的精心引领,要如悠闲散步,不经意抬眼间繁花似锦或蓦然回首处灯火阑珊,还要达到同上高楼、一览众山而心旷神怡、丰厚豁达的阅读境界。因此,我以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惬意地徜徉在文本语言文字中,而且一定是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指向目标的徜徉。
- 周婷
- 关键词:阅读教学落点灯火阑珊语言文字文本
-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2009年
- 教学过程一、体察文字温度,自读第一自然段1.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诗人心灵的独自。怎样才能把诗读得更好呢?2.一要理解古诗的意思,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心灵相通。二可以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与文中的人物一起高兴,一起悲伤。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维了,请打开书,用“倍思亲”的感受读课文,尽情感受文字的温度。
- 周婷
- 关键词:教学设计诗人自然段文字心灵
- 自由 自然 自觉——关于语文“生态课堂”的思考
- 2011年
- 语文生态课堂,旨在创设课堂内外人、本、精神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环境,激发人固有的语言发展和生命生长的潜能,培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命意识和言语的冲动、表现与创造,呈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角度平等的对话场景,
- 周婷
- 关键词:生态课堂语文生命意识相互依存语言发展
- 关注言语形式 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 2010年
- 语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重视学习言语形式,言语形式的教学应该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但是,审视目前高年级阅读课堂。充斥着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
- 周婷
- 关键词: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课堂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