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凶杀
  • 1篇凶杀案
  • 1篇应激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 1篇司法
  • 1篇司法鉴定
  • 1篇司法精神
  • 1篇司法精神病
  • 1篇司法精神病学
  • 1篇利培酮
  • 1篇精神病
  • 1篇精神病学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国产利培酮
  • 1篇分裂症

机构

  • 3篇北京市安康医...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北京民康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孙毅
  • 1篇赵祖安
  • 1篇杨甫德
  • 1篇谭云龙
  • 1篇胡纪念
  • 1篇陈斌
  • 1篇马征
  • 1篇李娟
  • 1篇王桂丽
  • 1篇韩宝东

传媒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法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27例临床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近年在医学等领域较为人们认识与熟悉,理论研究渐多,但临床观察报道尚少.
昂正荣王桂丽韩宝东孙毅
关键词:应激
105例凶杀案责任能力评定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鉴定医生评定凶杀案例责任能力时的主要依据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总计105例凶杀案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责任能力者41例(39.0%);限定责任能力者28例(26.7%);完全责任能力者36例(34.3%);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凶杀行为是否由精神病理因素引起(Gamma=0.906,P=0.000),临床诊断是否为重性精神病(Gamma=0.761,P=0.000),被害人是否为家人亲属(Gamma=0.412,P=0.000)。结论从技术层面看,鉴定医生评价责任能力考虑的三个主要方面按重要性依次是:凶杀行为是否由精神病理因素引起,被鉴定人是否患有重性精神病,被害对象是否为家人亲属。
孙毅胡纪念
关键词:凶杀司法精神病学司法鉴定
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利培酮(卓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100例门诊或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口服利培酮片治疗,初始剂量为1mg/d,推荐剂量为4~6mg/d。在入组时(基线0d)、治疗第7、14、21、28、42天,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对所有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定;采用药物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利培酮治疗6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观察利培酮对患者体重、糖代谢及心电图的影响。结果99例患者完成6周治疗,治愈23例,显著好转31例,好转19例,无变化26例,恶化1例。治愈率为23.2%,显效率为54.5%,有效率为73.7%;在治疗第2周末,阳性症状因子分、一般精神症状病理分和PANSS总分开始下降(P<0.05或0.01)。自第3周起,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以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共21例有不良反应记录,主要表现为失眠、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口干和轻度心电图异常。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体重、血白细胞、血糖、肝功能、血脂和心电图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国产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好。
杨甫德陈斌孙毅赵祖安马征李娟谭云龙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