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秋萍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隐性知识
  • 3篇隐性知识显性...
  • 3篇中医
  • 3篇中医学
  • 3篇显性
  • 3篇显性化
  • 3篇成像
  • 2篇中医急症
  • 2篇骶髂
  • 2篇骶髂关节
  • 2篇髂关节
  • 2篇腺炎
  • 2篇关节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导管
  • 1篇信号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异常信号

机构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宁秋萍
  • 6篇范铁兵
  • 4篇杨志旭
  • 3篇朱晓博
  • 3篇王文生
  • 3篇顾东黎
  • 2篇任华
  • 2篇李春
  • 2篇唐今扬
  • 2篇于晓晶
  • 2篇叶慧义
  • 2篇肖宁
  • 2篇赵丹
  • 1篇尹仁芳
  • 1篇刘青云
  • 1篇黄青
  • 1篇李金霞
  • 1篇杨必安
  • 1篇易亮
  • 1篇燕嫱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核心,中医学隐性知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实现中医学知识有效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保障,但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取隐性知识的优势,本文围绕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因子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整理,以具体数据挖掘技术为分类标准和主线,研究对象涉及单个医家、古代医学典籍及现代临床研究等,研究内容涉及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规律、方剂使用规律、药对组方规律及其相关性等多个层面的中医学隐性知识。结果表明,针对研究内容的特点,选取针对性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实现中医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有利于拓展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渠道,有利于提高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程度,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共享。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数据挖掘传承平台应加以推广、整合与优化,促进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
范铁兵宁秋萍杨志旭顾东黎朱晓博燕嫱
关键词:数据挖掘隐性知识显性化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清开灵口服液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清开灵口服液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清开灵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评分、咯痰评分、喘息评分、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L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清开灵口服液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呼吸功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临床疗效。
李春范铁兵赵丹易亮肖宁宁秋萍
关键词: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纤维支气管镜清开灵口服液灌洗
正常人群骶髂关节脂肪含量的初步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的正常人群骶髂关节脂肪含量的初步定量评价。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4月-2017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接诊的60例正常骶髂关节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按照年龄(15~30岁、31~50岁、≥51岁)、性别、BMI(<18.5,18.5~23.9,>24.0)进行分组,测量每例受检者骶髂关节脂肪分量图像上髂侧(Fi)和骶侧(Fs)的脂肪分数值(FF)。分别采用三因素、两因素以及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性别、年龄分组、BMI分组对Fi、Fs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31~50岁组、≥51岁组组内Fi和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28);≥51岁组男性与女性Fi和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04);三组间BMI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7,P=0.493)。对于Fi和Fs,不存在性别、年龄分组、BMI分组三因素交互作用[F(2,45)=1.538,P=0.226;F(2,45)=0.371,P=0.692]、不存在两因素交互作用(性别和年龄分组,性别和BMI分组,年龄分组和BMI分组,P均>0.05);多元方差分析显示年龄对于Fi和Fs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52,P=0.019,partialη2=0.136;F=12.694,P<0.001,partialη2=0.320);性别对于Fs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007,P=0.004,partialη2=0.143)。结论:基于IDEAL-IQ脂肪定量技术可定量分析正常人群骶髂关节脂肪含量。
宁秋萍宁秋萍范铁兵于晓晶王文生任华
关键词: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
痤疮型SAPHO综合征一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20年
SAPHO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以皮肤和/或骨与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其典型皮肤表现包括无菌性脓疱病及重度痤疮,此外还涉及化脓性汗腺炎、寻常型银屑病等,部分患者皮肤表现也可缺失。现代医学对本病的亚型分类尚未得到公认,各种亚型在治疗上是否应区别对待也未达成共识。既往中医药诊治SAPHO综合征的病例报道极少,尤其缺乏对痤疮型病例的治疗探讨。本文报道1例患者以“面部炎性丘疹、结节、囊肿3年,右臀区、右髋疼痛2周”为主诉于2017-04-27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诊断为痤疮型SAPHO综合征,采用中医药治疗有效,揭示本型以湿热毒瘀为本,筋脉拘挛为标,临证应注意清热解毒药物、解痉止痛药物、入心经药物及藤类药物的使用,并结合文献研究探讨本病亚型分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楠楠杨必安刘青云宁秋萍唐今扬
关键词:SAPHO综合征痤疮中草药病例报告
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承方法学研究-以中医急症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中医急症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是中医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有效传承、共享与交流中医急症学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进行研究,分别从研读理论著作、开展学术访谈、运用数据挖掘、建立学习组织及勤于临床实践等角度探索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承的实现方法,以更好地传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促进中医急症学的发展。
范铁兵宁秋萍蔡虹顾东黎朱晓博杨志旭赵丹
关键词:中医急症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承
DWI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DWI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MT)能否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纽约标准将39例临床诊断的AS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测量骨髓水肿区(BME)、硬化区(Sc)、脂肪沉积区(FD)、正常骨髓区(NABM)的ADC值和骶髂关节软骨的磁化传递率(MTR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5项参数值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效能,将有预测价值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联合,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回归方程对关节炎活动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间ADCBME、ADCNABM和MTR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和P=0.025);ADCBME、ADCNABM、MTRc、ADCBME+ADCNABM、ADCNABM+MTRc和ADCBME+MTR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8、0.849、0.719、0.885、0.849和0.864(P值均<0.05)。联合指标(ADCBME+MTRc和ADCNABM+MTRc)预测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价值提高。结论:DWI和MT联合能提高诊断AS的能力和预测AS活动性。
宁秋萍宁秋萍王文生赵宁唐今扬任华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扩散加权成像
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以中医急症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是中医急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必要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提高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程度,最大限度地传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促进中医急症学的发展与创新。
范铁兵宁秋萍杨志旭尹仁芳黄青王婷婷顾东黎朱晓博茹江丽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影响因素
乳腺MRI导管异常信号作为伴随征象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MRI导管异常信号作为伴随征象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及(或)腺病、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共172例患者,将172例患者按三类疾病分为三组;乳腺纤维腺瘤及(或)腺病组、GLM组、BC组,对预扫描导管高信号及导管样强化在三组数据的阳性率进行卡方检验,判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导管样异常信号对鉴别三类病变的价值。结果预扫描导管高信号三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样强化三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纤维腺瘤及(或)腺病组为对照,导管样强化增加GLM诊断的可能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011,95%CI 3.492-28.703,P<0.001)。以BC组为对照,导管样强化增加GLM诊断的可能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435,95%CI 1.772-11.096,P=0.001)。结论导管样强化对GLM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于晓晶李金霞宁秋萍王文生李春志
关键词:乳腺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磁共振成像
通腑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清胰汤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AMY)、胃肠功能评分情况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WBC、AMY及胃肠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腑清胰汤能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肖宁宁秋萍李春范铁兵周姿余杨志旭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