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专利

主题

  • 3篇中间包
  • 3篇挑檐
  • 3篇铁口
  • 3篇铁水
  • 3篇湍流
  • 3篇湍流控制器
  • 3篇转炉
  • 3篇炉底
  • 3篇炉缸
  • 3篇内衬
  • 3篇机械冲击
  • 3篇钢液
  • 3篇高炉
  • 3篇高炉炉缸
  • 2篇氧含量
  • 2篇渣量
  • 2篇转炉出钢
  • 2篇废品
  • 2篇钢包
  • 2篇出钢

机构

  • 9篇江苏永钢集团...

作者

  • 9篇李洋
  • 6篇金焱
  • 6篇丁辉
  • 6篇余惠
  • 6篇田志兵
  • 3篇桂学锋
  • 3篇杨彬
  • 3篇柴建铭
  • 3篇王崇鹏
  • 3篇徐震
  • 3篇郑凯
  • 3篇杨世俊
  • 3篇李占春
  • 3篇李春丰
  • 3篇刘进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转炉出钢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转炉出钢控制方法,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将转炉逐渐摇下使钢水从转炉出钢口灌入到钢包中,控制转炉的出钢倾角,当出钢倾角为70°时,开始出钢,逐渐增大转炉的倾角并计时,出钢完成时,转炉的出钢倾角为95°~100°...
柴建铭杨彬徐震郑凯李洋杨世俊
文献传递
能减轻内衬侵蚀的高炉炉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的能减轻内衬侵蚀的高炉炉缸,包括炉体,在炉体内壁设置有耐火内衬,炉体侧壁上设置有出铁口,在出铁口下方的炉体侧壁内衬上设置有一道耐火侧壁环形挡坝,在炉体底部内衬上设置有一道耐火炉底环形挡坝。...
金焱余惠王崇鹏桂学锋刘进步李洋田志兵丁辉
文献传递
一种中间包旋流型湍流控制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包旋流型湍流控制器,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有向上敞口的内腔,内腔底部向本体四周侧壁拓展形成环通的凹腔,位于凹腔上方的本体部分构成挑檐,在凹腔外的每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贯通侧壁、并且倾斜于侧壁的侧...
金焱余惠李春丰李占春李洋田志兵丁辉
文献传递
能减轻内衬侵蚀的高炉炉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的能减轻内衬侵蚀的高炉炉缸,包括炉体,在炉体内壁设置有耐火内衬,炉体侧壁上设置有出铁口,在出铁口下方的炉体侧壁内衬上设置有一道耐火侧壁环形挡坝,在炉体底部内衬上设置有一道耐火炉底环形挡...
金焱余惠王崇鹏桂学锋刘进步李洋田志兵丁辉
文献传递
一种中间包旋流型湍流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包旋流型湍流控制器,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有向上敞口的内腔,内腔底部向本体四周侧壁拓展形成环通的凹腔,位于凹腔上方的本体部分构成挑檐,在凹腔外的每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贯通侧壁、并且倾斜于侧壁...
金焱余惠李春丰李占春李洋田志兵丁辉
文献传递
能减轻内衬侵蚀的高炉炉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的能减轻内衬侵蚀的高炉炉缸,包括炉体,在炉体内壁设置有耐火内衬,炉体侧壁上设置有出铁口,在出铁口下方的炉体侧壁内衬上设置有一道耐火侧壁环形挡坝,在炉体底部内衬上设置有一道耐火炉底环形挡坝。...
金焱余惠王崇鹏桂学锋刘进步李洋田志兵丁辉
文献传递
一种转炉出钢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转炉出钢控制方法,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将转炉逐渐摇下使钢水从转炉出钢口灌入到钢包中,控制转炉的出钢倾角,当出钢倾角为70°时,开始出钢,逐渐增大转炉的倾角并计时,出钢完成时,转炉的出钢倾角为95°~100°...
柴建铭杨彬徐震郑凯李洋杨世俊
文献传递
一种中间包旋流型湍流控制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包旋流型湍流控制器,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有向上敞口的内腔,内腔底部向本体四周侧壁拓展形成环通的凹腔,位于凹腔上方的本体部分构成挑檐,在凹腔外的每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贯通侧壁、并且倾斜于侧壁的侧...
金焱余惠李春丰李占春李洋田志兵丁辉
文献传递
一种维护转炉炉况的补炉砂及维护转炉炉况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维护转炉炉况的补炉砂,其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镁砂82-86%,沥青粉12-15%,柴油0.5-1.5%,铁红0.1-0.5%。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维护转炉炉况的方法,利用补喷机喷射补炉砂进行转炉炉况的...
郑凯柴建铭杨彬徐震李洋杨世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