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1
-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
- 2022年
- 研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2019年5月初至2020年4月末,纳入88例样本,分组采用单双号,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康复护理,统计比对护理效果。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测得分、心理状态评估得分、并发症发病情况、血压指标等做数据汇总,研究组在组别间具有优势(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康复护理,可对其精神系统功能恢复产生积极影响,并有效管控其血压,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刘文艳刘晶王瑾袁毓洪军
-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效果
- 急性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比值与30天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关联评估被引量:2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与30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2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30 d后采用GOS评估短期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3分)195例和预后不良组(GOS≤3分)65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即距离发病12 h以内(T1)、距离发病24~48 h(T2)、距离发病5~7 d(T3)各时间点CRP/Alb比值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恶化组)93例和早期神经功能非恶化组(非恶化组)167例,比较恶化组与非恶化组不同时间点的CRP/Alb比值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程度、不同时间点CRP/Alb比值的关联。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既往脑卒中史、CRP、CRP/Alb比值、入院时NIHS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Alb、入院时GOS评分、住院期间感染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CRP/Alb比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时间点预后良好组CRP/Alb比值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恶化组与非恶化组不同时间点CRP/Alb比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非恶化组各时间点CRP/Alb比值显著高于恶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时CRP/Alb比值(OR=1.261,95%CI:1.027~1.549,P=0.027)、早期神经功能恶化(OR=1.176,95%CI:1.062~1.302,P=0.002)是急性脑出血3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Alb比值降低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监测CRP/Alb比值变化可为病情及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王瑾刘晶刘文艳袁毓洪军
- 关键词:脑出血C反应蛋白质白蛋白类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2年
- 以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设置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于此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共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传统组、早期组,各有52例,前组运用传统方式护理,后组运用早期康复护理,且两组患者例数一致,每组52例。比较传统组和早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品质进行分析,早期组与传统组在护理前的数据之间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早期组在护理后的数据均好于传统组(P<0.05)。从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早期组与传统组在护理前的数据之间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早期组在护理后的数据优于传统组(P<0.05)。从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早期组在护理后的有关数据高于传统组(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早期组在护理后的有关数据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运用此次研究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调节心理状态,提高服务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借鉴。
- 王瑾刘晶刘文艳袁毓洪军
-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出血心理状态
- 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 2022年
-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分析该研究方法对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20.04月视为研究起点,2021.04月视为研究止点。围绕期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展开本文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其中49例归为一组(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另外49例归为一组(干预组)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间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护理质量四项指标。结果:护理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指标维度均较传统组更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明显更好,护理质量优,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优化生活质量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 刘文艳刘晶王瑾洪军张桂玉
-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负面情绪
- 常规护理与强化卧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
- 2022年
- 探析常规护理与强化卧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时间界定在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之间,选取此间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信封分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其中46例样本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参比组),46例样本开展强化卧位护理(试验组)。对两组样本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舒适度评分进行评估,对两组样本干预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计算。结果:在开展护理干预前,试验组样本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舒适度评分与参比组相比,P>0.05,差异无意义。在开展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样本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参比组,P<0.05,差异有意义;试验组样本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差异有意义;试验组样本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常规护理与强化卧位护理是两种常用方式,但后者较前者效果更好,能够丰富患者健康知识,提升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为研究疾病患者干预时使用。
- 王瑾刘晶刘文艳袁毓洪军
- 关键词:常规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 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紫杉醇诱导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杨湲波董青杨金晖王瑾刘志毅王琳吴文慧
-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1)和腺样囊性癌(SACC-83)是口腔颌面部最具特色的肿瘤,其生物学特点是广泛浸润宿主组织,发生远处转移,同时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方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
- 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护理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探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护理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进行研究样本筛选,样本总数106例,时间区间为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遵从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将样本分为两组,其中53例运用传统护理干预(参比组),另外53例运用早期肠内营养及中西医护理干预。比较不同组别样本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营养状态、神经功能情况、生活品质、效果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从营养状态、神经功能情况、生活品质进行分析,两组样本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样本的营养状态好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样本的神经功能情况、生活品质均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样本的效果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样本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及中西医护理干预运用在此次研究患者临床护理中,可维持患者较好营养状态,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效果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情况,建议参考使用。
- 王瑾刘晶刘文艳袁毓洪军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早期肠内营养
- 血钙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 刘晶张桂玉王瑾刘文艳武丽茜袁毓洪军
-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钙水平,血肿体积,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便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标准生化方法评估血钙水平。通过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血肿体积。NIHSS(美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