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疗效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近期疗效
  • 2篇近期疗效观察
  • 2篇老年
  • 2篇化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浆

机构

  • 6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6篇郭彩虹
  • 5篇韩磊
  • 2篇李秀荣
  • 2篇张志国
  • 2篇郝玮
  • 2篇李莉
  • 2篇宋春青
  • 1篇陈书成
  • 1篇张颖
  • 1篇任阿红
  • 1篇陆汉红
  • 1篇高正兴
  • 1篇张晓丽
  • 1篇赵丽波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化疗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74例老年NSCLC患者(NSCLC组)、3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空腹血浆DD、FIB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患者及化疗前后血浆DD、FIB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血浆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NSCLC组中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者DD、FIB水平高于年龄小于7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效的下降,血浆DD、FIB水平明显升高;化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血浆DD、FIB水平较化疗前下降,而进展(PD)患者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1.5个月,与血浆DD、FI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84、-0.417,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血浆DD、FIB呈高水平状态,且与年龄相关,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也在一定程度加剧凝血功能亢进。
郝玮郭彩虹李莉张志国高正兴韩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化疗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2007年
郭彩虹韩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疗法老年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肺腺癌疗效的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化疗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培美曲塞为基础的一线化疗方案对200例肺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根据化疗前Hcy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Hcy水平高)68例和对照组(Hcy水平正常)1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和骨髓抑制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腺癌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cy水平与骨髓抑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ORR和DC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2~4级骨髓抑制患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4级骨髓抑制、血小板下降肺腺癌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0~2级骨髓抑制、血小板未下降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TNM分期肺腺癌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服用叶酸、血小板下降是肺腺癌患者血清Hcy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68,P﹤0.0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能够显著提高血清Hcy水平高的肺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但血清Hcy水平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程度呈正相关,在化疗过程中,需对血清Hcy水平高的肺腺癌患者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以确保化疗正常进行。
陆汉红赵丽波韩磊宋春青郭彩虹卢桂龙张颖许凡陈书成
关键词:肺腺癌培美曲塞疗效骨髓抑制
RDW、NLR、PL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讨论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60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R-CHO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RDW、NLR、PLR水平。结果:治疗后RDW、NLR、PL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者RDW、NLR、PLR水平显著低于部分缓解/疾病稳定者、疾病进展者,部分缓解/疾病稳定者RDW、NLR、PLR水平显著低于疾病进展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LBCL患者,RDW、NLR、PLR是一组简单可行的预后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郝玮郭彩虹李秀荣李莉张志国韩磊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
三种影像学方法(X线、CT和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分析被引量:36
2019年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内科近一年(2017年3月-2018年3月)经临床证实的11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线、CT和MRI),比较三种影像检查对通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6例患者共确诊病变关节241个,X线、CT和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分别为53.11%(128/241)、73.86%(178/241)、88.38%(213/241);X线对病变关节中的痛风性结节、关节面下囊变、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显著少于CT、MRI(P<0.05);CT对病变关节中的痛风性关节、关节面下囊变的检出率与MRI无显著差异(P>0.05),CT对病变关节中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显著少于MRI(P<0.05)。结论 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X线及CT检查相比,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更高。
张斌张晓丽宋春青郭彩虹任阿红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CTMRI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近期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商品名:诺维本,NVB)联合顺铂(DDP)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6例老年人晚期NSCLC均采用NVB+DDP方案化疗,DDP小剂量分次给药。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2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41.7%,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肾毒性。结论NVB联合DDP治疗老年人晚期NSCLC疗效较好。
郭彩虹吴振力韩磊李秀荣
关键词:顺铂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