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华梨

作品数:31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自然保护
  • 20篇保护区
  • 18篇自然保护区
  • 10篇大熊猫
  • 8篇白水江自然保...
  • 7篇植物
  • 5篇国家级自然保...
  • 5篇甘肃白水江国...
  • 4篇生境
  • 3篇评价指标
  • 3篇栖息
  • 3篇栖息地
  • 3篇竹类
  • 3篇竹类资源
  • 3篇白水江保护区
  • 3篇层次分析
  • 3篇层次分析法
  • 2篇大熊猫栖息地
  • 2篇动物
  • 2篇生态

机构

  • 31篇白水江国家级...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林业职业...

作者

  • 31篇黄华梨
  • 12篇王建宏
  • 8篇滕继荣
  • 4篇许闰
  • 4篇李宏飞
  • 3篇孙学刚
  • 3篇张涛
  • 2篇杨文云
  • 2篇马涛
  • 1篇舒玉平
  • 1篇龚大洁
  • 1篇张华声
  • 1篇段小霞
  • 1篇卢镝
  • 1篇张可荣
  • 1篇韦惠兰
  • 1篇李晓鸿
  • 1篇吴俊成
  • 1篇杨培斌
  • 1篇靳继军

传媒

  • 13篇甘肃林业科技
  • 3篇四川动物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2008年森...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6
  • 3篇199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竹类资源发展利用方向及对策被引量:2
2003年
针对甘肃竹类发展、利用研究落后的实际,提出了7条发展利用方向及对策。
黄华梨靳继军
关键词:竹类资源
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被引量:7
2002年
采用植被无样地抽样调查技术和样地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构成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该区森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分析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 :在食物基地内包括了全区 6个植被带中的 4个。研究表明 ,该地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明显。对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并且起源古老 。
黄华梨
关键词:大熊猫森林植物群落类型
人工华山松高生长规律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白水江保护区1985年营造的人工华山松林高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人工林高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模型描述;对22年来调查获得的2株样木资料,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其生物学曲线分别是:H1=K/(1+e3.0639-0.2908t)和H2=K/(1+e3.6440-0.2898t)。据此预报白水江地区1985年的人工华山松林已经进入到干材林期生长发育的后期,即将进入中龄林期。
黄华梨
关键词:华山松人工林LOGISTIC模型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2010年
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构建了次级自然单元(沟系)植物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各指标的运算分析,分析表明层次权重总排序前十位的指标依次为一级保护、二级保护、濒危、1省或相邻2省特有、稀有、单型科、渐危、科多样性、单型属、中国特有、属的多样性,经检验各层判断矩阵单排序一致性比例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例CR<0.10,表明各层排序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结果。
王建宏黄华梨
关键词: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物保护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
白水江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带优先保护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以构建的次级自然单元植物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运算的结果为依据,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带进行了优先保护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植物优先保护的顺序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评价指标的综合值依次为78.60,57.32,57.20,38.18,14.08,3.27.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拥有亚热带和温带的多种植物种类,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单(寡)型类型集中分布的区域,是保护区植物保护的最优先植被带.评价指标的综合值随海拔梯度由常绿阔叶林带的57.20增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78.60后持续减小,体现了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的单峰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主要是由不同海拔梯度所产生的水热状况的差异形成的,同时也与低海拔地区强烈的人为干扰和高海拔山地的面积较小等因素有关.
黄华梨王建宏孙学刚卢镝任景成
关键词:植被垂直带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优先保护评价
王建宏黄华梨孙学刚许闰滕继荣杨文赟任景成乔明孟斌蒲玫吴俊成张晓江马涛
1、项目以前人所做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方法体系和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为依据,结合调查数据,筛选适宜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序列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价模式;2、项目从白...
关键词: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白水江地区羚牛生态初步研究
张涛黄华梨
关键词:动物学生态分布生态结构羚牛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物研究进展——为庆祝白水江保护局建局30周年而作
2008年
白水江保护区位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地带,自然生态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植被垂直分布显著,不论是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方面,还是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有性方面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被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在植被、植物区系、珍稀植物、资源植物、竹类等植物学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摸清本底资源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资源植物应用、深加工、育苗等方面研究不足,社区居民缺乏发展经济的技术支撑,保护区从事研究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发展应用型研究,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是科技兴林改善群众生活的必然选择;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是促进保护区植物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建宏黄华梨
关键词:白水江保护区植物研究
濒危植物基因库建立
张华声黄华梨张涛许闰蒲玫等
该项目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划定并建立了野外基因库5000公顷,考察了野外基因库的植物群落,掌握了该地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规律和生物学特征;在文县大岭梁建立人工基因库10亩,对水青树等13种珍稀濒危植物进...
关键词:
关键词:濒危植物基因库自然保护区
阔叶树利用伐桩推算其胸径的经验公式
2007年
利用调查获得的6 101组白水江地区阔叶树模拟活立木的伐桩高度、桩口直径和胸径数据,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分别杨树类、桦树类、栎树类、混合阔叶树类等4种类型模拟了推算其胸径的经验公式。
黄华梨
关键词:阔叶树胸径经验公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