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塔器
  • 2篇脱硫
  • 2篇煤气
  • 2篇焦炉
  • 2篇焦炉煤气
  • 1篇弹性失稳
  • 1篇第三强度理论
  • 1篇氧化法
  • 1篇液体提升量
  • 1篇液压
  • 1篇液压试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载荷
  • 1篇失稳
  • 1篇湿式
  • 1篇湿式氧化
  • 1篇湿式氧化法
  • 1篇内压
  • 1篇气压试验
  • 1篇裙座

机构

  • 5篇天津市创举科...

作者

  • 5篇孙秋菊
  • 2篇商恩霞
  • 2篇关永祥
  • 2篇宋晓峰
  • 1篇马弘
  • 1篇刘武昌
  • 1篇林长青
  • 1篇刘鑫杰
  • 1篇高建明

传媒

  • 2篇煤化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2012’中...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垂直筛板液体提升量的研究
2012年
依据垂直筛板的传质过程和一些实验关联式,结合脱苯塔汽提段的实际设计数据和运行结果,分析了不同形状的帽罩、不同的帽罩布置方法以及板孔气速这些因素对垂直筛板塔板液体提升量和塔板效率的影响,得出结论:与其他的帽罩形状和排列方式相比,设置分离板的方形帽罩以方阵形式排列,并且将板孔气速取值控制在8.0—15.0 m/s,可有效提高塔板的液体提升量及塔板效率。将其应用在垂直筛板塔板的实际设计中,便可获得较高的液体提升量和塔板效率。
商恩霞马弘林长青魏美迎赵顺雯孙秋菊
关键词:垂直筛板液体提升量影响因素
常压塔器试验压力取值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对JB/T4710—2005规定的"常压塔器设计压力取值不小于0.1 MPa"及"卧置试压时,试验压力应计入试验介质的液柱静压力"合理性进行探讨。从压力试验的目的和原则出发,分析了塔器强度被不同载荷控制时的应力特点,提出了两个观点:常压塔器设计压力取值不低于工作压力;液压试验时须计入工作状态时的液柱静压力,希望能与同行交流、探讨。
孙秋菊关永祥刘鑫杰宋晓峰
关键词:液压试验气压试验
焦炉煤气氧化法脱硫补氨方式探讨
2011年
介绍了以氨为碱源的PDS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强调了碱源在焦炉煤气PDS法脱硫过程中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着重分析了补氨的加入方式(氨汽或氨水)和位置(反应槽、预冷塔及预冷后煤气管道);同时提出了氨水、氨汽同补的新补氨方式,即氨汽补氨从预冷塔后煤气管道中加入,并讨论了新补氨方式的优点、缺点和防范措施。
魏华孙秋菊高建明
关键词:焦炉煤气湿式氧化法脱硫碱源
内压塔器下封头的强度和稳定性被引量:3
2012年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和古布金Z形图的罗德参数,对内压塔器下端与裙座对接的标准椭圆封头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弹性失稳将比只承受内压作用时提前发生,因此对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厚度限制应比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第7.1.2.1条中提出的要求更高,并提出了内压塔器下封头厚度按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公式7.1计算不能满足需要时的计算公式。
商恩霞关永祥刘武昌宋晓峰孙秋菊
关键词:塔器标准椭圆封头裙座第三强度理论弹性失稳
焦炉煤气氧化法脱硫补氨方式探讨
本文以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煤九鑫公司)HPF法脱硫工艺为例,对以氨为碱源、PDS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法脱硫补氨方式进行探讨,提出改变蒸氨氨汽补入位置的建议,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魏华孙秋菊高建明
关键词:焦炉煤气脱硫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