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北京市城郊各级医院护士培训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某郊区各级医院护士培训现状及需求,为区域整体护理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北京市某郊区20家一、二、三级医院共764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各家医院1~2名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进行访谈。结果近3年参加外出短期培训的人员占31.94%,进修人员占15.58%,继续教育学分获得途径主要为本单位(88.22%)、区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常规学分课程(77.75%)及网络(42.54%);在培训需求上,一、二级医院一半以上人员选择区域内培训,培训形式上主要选择短期护理专题培训(58.38%)、进修(53.66%)、微信网络平台(48.04%),对于培训内容,护理管理者首要需求为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培训[(4.65±0.54)分],临床护士首要需求为急救技术培训[(4.41±0.69)分],且89.14%的人员希望在各类培训中能做到双向反馈。结论区域内各级医院护士培训现状需进一步改善;整合区域优秀资源,给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满足各级医院护士培训需求。
- 马新翠李宝华许华田琨
- 关键词:教育再培训护士
- 大兴区护理质控中心质量管控对辖区二、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区域护理质控中心干预辖区二、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兴区卫健委系统内管辖,并在2016—2018年年终进行质量评价的二、三级医院共6家,运用质控督导、培训等方式对其进行质量管控,采用二、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表在每年第四季度进行评价,并对2016、2017年及2018年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6—2018年,3家二级医院的3次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分别为(82.78±2.96)、(86.05±4.16)、(90.95±1.32)分,3家三级医院分别为(89.80±3.83)、(91.62±3.24)、(96.13±1.66)分,2016、2017年与2018年评价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全的区域护理质控网络有利于二、三级医院质量管控的开展。督导与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是稳步推进二、三级医院整体质量提升的关键步骤。激励机制是充分调动各二、三级医院积极性,促进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 李宝华
- 关键词:护理质量审核干预
- 昏迷患者鼻饲法改进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在鼻饲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9例昏迷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鼻饲法,改进组31例采用改进鼻饲法。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吞咽功能恢复、自行排便情况、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鼻饲法对昏迷患者从置管到鼻饲护理注重以人为本和生理功能的调动,促进了家庭护理,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 李宝华
- 关键词:肠道营养
- 北京市城郊三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质量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郊三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质量现状。方法采取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城郊3家综合医院36个科室446例病例,对其进行分级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分级护理质量得分为(88.78±10.09)分,责任护士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年限的护士,分级护理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郊三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质量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相关管理,提高分级护理质量。
- 李宝华马新翠许华田琨刘素珀
- 关键词:分级护理
- PICC穿刺后输液不畅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PICC穿刺后输液不畅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发放自制的PICC通路使用调查表,并对专科护士的置管档案、维护记录、会诊记录和护理记录进行汇总。结果:PICC置管后输液不畅与血管痉挛、导管扭曲、导管反折、静脉血栓、冲封管不规范等因素有关。结论:做好操作前评估、选择适当部位、熟练掌握插管技术、妥善固定、规范化维护、专业培训、健康宣教是保证PICC正常使用的基础。
- 李宝华徐辉
-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对策输液不畅
- 托管形式下医联体内一级医院护理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2020年
- 目的 探讨托管形式下医联体内一级医院护理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及效果。方法 选取由 1 家核心医院、 2 家一级医院组成的托管形式的医联 体为研究对象,在医联体内核心医院通过重构护理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质控督导等方式对其进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并采用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 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并对 2017、2018 年及 2019 年的质量评价结果,以及托管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2017-2019 年,一级 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分别为(71.90±18.49)分、(81.68±11.39)分、(87.75±8.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管前后患者满意 度程度分别为(23.31±4.69)分、(28.88±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联体管理体系的重构完善有利于加快推进一级医院护 理业务的开展。人才培养与质控督导的针对性、多样性是促进医联体内一级医院护理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 李宝华孙素青
- 关键词:托管护理
-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血运重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总结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MD)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9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的827例MMD的临床资料。采取直接血运重建术323例,间接血运重建术376例,联合血运重建术128例。结果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11例(1.3%),癫痫21例(2.5%),高灌注综合征34例(4.1%),脑梗死61例(7.4%),颅内出血13例(1.6%)。经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置,均恢复良好。结论MMD病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复杂多样,若不及时处理,影响病人恢复。临床护理要做到提前预防,尽早发现,及时并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危害并改善病人预后。
- 侯岩李宝华赵东红
-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烟雾病血运重建术术后并发症护理
- 整体护理对昏迷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昏迷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探讨昏迷患者肺炎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入院的昏迷患者于2010-03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测定患者肺炎发生率、肺炎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并与2009年同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肺炎发生率、肺炎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可有效地预防了各种原因引发的肺部并发症。
- 李宝华
- 关键词:整体护理
- 实施管理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2020年间ICU机械通气者70例患者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防性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3%:17%,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更少(P<0.05)。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比参照组高(90.85±5.37):(82.37±5.41)(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预防性管理策略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 郝尚婷李宝华王爽刘希芝孙冉许华
-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基于服务质量模型的医联体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2022年
- 目的探讨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基于服务质量模型(SERVQUAL)制订的医联体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并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的医联体压力性损伤患者214例,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分析护理服务感知质量。结果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可靠性、专家关注和配合度均较好。问卷具有较好的权威性,专家熟悉程度(Cs)为0.843,判断依据(Ca)为0.761,权威程度(Cr)为0.782,咨询结果可靠,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实用性。医联体压力性损伤患者问卷调查显示,护理质量需进一步提升。结论基于SERVQUAL制订的医联体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有效分析患者的护理服务感知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服务满意度。
- 李宝华郝尚婷
- 关键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