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安县植保植检站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发挥集团网络优势 推进植保连锁服务
- 2006年
- 程建华
- 关键词:网络优势植保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技推广体系种植面积
-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期大螟试验被引量:10
- 2010年
- 2009年在水稻穗期进行了不同杀虫药剂防治大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卵孵盛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g/hm2,1次用药可控制全代大螟的危害,控害效果达97%以上。在低龄幼虫盛期,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EC2250g/hm2,对大螟幼虫可达到90%以上的杀虫效果。用2250g/hm2的50%稻丰散EC、40%二嗪·辛硫磷EC、20%阿维·二嗪磷EC,无论在大螟的卵孵盛期或是在低龄幼虫盛期用药,控害与杀虫效果均达到80%以上。
- 冯成玉李昌华程建华
- 关键词:水稻穗期大螟杀虫剂
-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期大螟试验
- 近两年来,三代大螟在海安县局部稻田的危害较重,并偶有几近失收田块出现.由于大螟的发生盛期较长,防治适期较难掌握,再加上现有不少药剂的兼治效果不稳定.为寻求防治稻田大螟的有效药剂,2009年进行了部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
- 冯成玉李昌华程建华
- 关键词:药剂筛选田间试验杀虫效果
- 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试验被引量:2
- 2008年
- 2007年选取含有不同有效成分的18种杀虫剂,在第五(3)代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进行了部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并观察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稻文云、丙腈、三拂、丙辛、丙脲、锐劲特、顺清以及毒死蜱等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与控害效果均较理想;三拂、丙脲、独特、稻文云、丙辛、锐劲特、丙腈、毒死蜱和禾生乐对稻飞虱也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 程建华冯成玉于宝富陆晓峰
- 关键词:杀虫剂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病程度的田块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0 kg/hm2相对最高,平均达75%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 kg/hm2、50%多·酮可湿性粉剂1.35 kg/hm2和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35 kg/hm2以及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45 kg/hm2的防治效果较为接近,平均在70%左右。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80 k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低,平均在60%以下。
- 李昌华程建华冯成玉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 不同水稻品种(系)病害发生分析
- 2016年
- 为给海安县当地优良水稻品种(系)的筛选及其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2014年观察了23个水稻品种(系)穗期穗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恶苗病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华粳7号"、"扬粳806"、"淮香稻15"对穗瘟病,"南粳46"、"扬粳806"、"华粳7号"对稻曲病,"盐稻12"、"盐稻13"、"宁9213"、"宁2600"、"扬粳805"、"苏粳815"、"南粳9108"、"宁9210"对纹枯病,"武运粳27"、"淮香稻15"对恶苗病,均表现出较高的感病性,在种植以上品种(系)时,需重点开展好对相关病害的防治工作。
- 李昌华冯成玉程建华
- 关键词:水稻品种(系)发病程度
- 水稻穗期大螟危害习性初步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于2009年常规中稻的蜡熟前期、中期和黄熟期、枯熟期,分别取样观察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的钻蛀危害习性。结果发现:单株螟害的蛀孔数一般为2~3个,多的达5个,而且表现白穗株>枯穗株>虫伤株。螟害株的蛀孔部位随着稻穗趋向成熟和大螟虫龄的增大,逐渐由稻株的中上部节间向中下部节间转移。其中,白穗株与枯穗株有70%以上的蛀孔分别分布于稻株由上向下的第1~3与3~5节间上;在水稻的这4个生长时期中,虫伤株有90%左右的蛀孔分别分布于稻株由上向下的第1~3、1~4和2~5、3~5节间上,全株虫量有85%以上依次分布于第1~3、2~4和3~5、3~5节间上,单株虫量4个时期最高分别为18、6、3、2头,同一节间内的4个时期最高虫量分别为12、5、1、1头;单个节间有多头螟虫时,80%以上为1~3龄幼虫。随着稻穗趋向成熟,白穗株和枯穗株上的虫量均逐渐下降,而虫伤株上的虫量则相对稳定或有上升的趋势;至枯熟期后,虫伤株的有虫株率和有虫孔率均稳定在30%以上。
- 冯成玉李昌华程建华
- 关键词:水稻穗期大螟
- 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适期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讨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2015年进行了田间分期用药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盛期,间隔10d用5%已唑醇EC 80g/667m^22次,至水稻灌浆初期,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稳定在95%以上,用药时间推迟或用药次数减少,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逐渐下降。
- 李昌华冯成玉程建华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