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鑫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PCR-DGGE及其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对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DGGE图谱中搬迁前后2个土层不同处理的样品间条带的数量和亮度存在部分变化;对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得,真菌群落结构在2个土层各处理中搬迁前后有部分变化,其中MNPK处理的变化较为显著;对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得,在0-20 cm土层中各处理虽然搬迁前和搬迁后产生分异,但搬迁前后的3年中处理间的分布规律相似,在20-40 cm土层中搬迁前和搬迁后MNPK和CK处理的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搬迁前和搬迁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受到搬迁扰动的影响远小于耕作方式、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的影响。
-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
- 关键词:黑土
-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生物量的影响
- 通过测定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前后四种处理(CK、NPK、M、MNPK)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探讨搬迁的特定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搬迁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生物量均明显高...
- 刘晶鑫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周宝库张喜林宿庆瑞
- 关键词:黑土微生物群落生物量长期定位试验
- 文献传递
-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研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及其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的方法,对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DGGE图谱中搬迁前后两个土层不同处理所有样品之间具有相似性,进一步对细菌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得,细菌群落结构在两个土层各处理中搬迁前后变化不大。再对细菌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得,在0~20 cm土层细菌各处理的分布虽然搬迁前和搬迁后产生分异,但在搬迁前后两年中处理间的分布规律相似,在20~40 cm土层搬迁前和搬迁后细菌的MNPK和NPK处理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研究说明,搬迁前和搬迁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受到耕作方式、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的影响远大于搬迁的扰动影响影响。
-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
- 关键词:黑土PCR-DGGE
-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东北黑土土质肥沃、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但近年来肥力呈下降趋势。长期定位试验在研究土壤肥力、环境演变和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深受国内外重视。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建立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一...
- 刘晶鑫
- 关键词:黑土微生物群落长期定位试验
- 文献传递
-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测定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前后四种处理(CK、NPK、M、MNPK)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探讨搬迁的特定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搬迁前后5年各处理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四种土壤酶活性在0~20 cm土层中均高于20~40 cm土层;②每年在两个土层中MNPK处理的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最高,CK处理均最低,而每年在两个土层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CK和M处理均明显高于NPK和MNPK处理,而磷酸酶活性CK和M处理则低于NPK和MNPK处理,脲酶活性在4个处理中差异不大;③比较搬迁前后5年间各项微生物指标变化发现,各项指标年际间虽存在变化但程度不大,搬迁后2011年和2012年相对较高,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各项指标较为接近。研究说明,土壤深度和施肥对土壤各项生物指标影响较大,年际间变化也受到轮作方式的影响,搬迁对土壤微生物扰动影响远小于施肥和耕作方式等的影响。
-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
- 关键词:黑土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
- 长期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5年
- 为了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法,对已经连续施肥35年的农业部哈尔滨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4种处理(CK、NPK、M、MNPK)的两个土层(0-20、20-40 cm)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有机无机肥(MNPK)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以及群落代谢功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而在20-40 cm土层则低于单施化肥(NPK)处理,两个土层单施化肥均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均匀度.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对6种碳源的利用率在0-20和20-40 cm两个土层间存在差异,而在每个土层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间的变化规律在两个土层中不一致.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在0-20和20-40 cm土层间存在差异,且在两个土层的处理间也存在差异,而土壤养分含量对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规律在两个土层中较为相似.长期不同施肥会对耕层及以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产生影响,在20-40 cm土层中单施化肥对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较大.
- 刘晶鑫迟凤琴许修宏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
- 关键词:长期施肥农田黑土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