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立群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全麻
  • 2篇丙泊酚
  • 2篇插管
  • 1篇单次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动力学过...
  • 1篇亚麻醉剂量
  • 1篇亚麻醉剂量氯...
  • 1篇盐酸羟考酮
  • 1篇液动
  • 1篇依托咪脂

机构

  • 7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7篇曹立群
  • 2篇杜化娟
  • 2篇王进飞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视可尼喉镜应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对比观察患者使用Macintosh喉镜和视可尼喉镜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和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评价视可尼喉镜用作常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mallamapti舌咽分级Ⅰ~Ⅲ级拟行全身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传统喉镜组(M组)和视可尼喉镜组(S组)各45例。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置入喉镜看到声门时(T2)、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套囊充气时(T3)的SBP、DBP、HR变化情况,并随访患者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组内T2和T1相比,SBP、DBP、HR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1相比较,SBP、DBP、HR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组在T2、T3时间点和S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喉镜可作为临床气管插管常规使用。
曹立群
关键词:喉镜血流动力学气管插管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躁动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下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门头沟区医院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与对照组(n=30)。右美托咪定组患儿麻醉前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h),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泵注生理盐水的方法。记录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恢复时及恢复后15、30 min的小儿术后疼痛量表(CHIPPS)评分和小儿术后躁动量表(PAED)评分。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患儿CHIPPS评分>3分和PAED评分>12分的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儿于恢复时及恢复后15、30 min的CHIP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恢复时及恢复后15、30 min的PEA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率、CHIPPS评分>3分发生率、PAED评分>12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下扁桃体和腺样体术后的急性躁动。
曹立群王进飞杜化娟龚丽娜
关键词: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
依托咪脂和异丙酚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在BIS监测下观察最小治疗剂量下依托咪脂和异丙酚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插管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心功能Ⅰ~Ⅱ级60例,分为P组和E组在BIS监测下分别给与异丙酚和依托咪脂,在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分别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心肌加速指数(ACI)、胸液指数(TFC)、体血管阻力(SVR)变化。结果 P组在T1与T0有显著差异P<0.05。E组在T1于T0不显著差异,T2和T1相比明显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最小治疗剂量下依托咪脂诱导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曹立群兰天民
关键词:异丙酚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
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丙泊酚或七氟醚全麻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丙泊酚或七氟醚全麻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将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一组为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丙泊酚麻醉的丙泊酚组,另一组为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的七氟醚组,各47例。比较两组围术期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变化,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各时间段的HR、MA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0.05);七氟醚组的术后各指标恢复时间均快于丙泊酚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的17.02%(<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让HR、MAP较为稳定,且术后各项指标可更快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杜化娟曹立群汤鑫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麻醉效果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盐酸羟考酮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羟考酮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0)和盐酸羟考酮组(O组,n=30)。F组采用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丙泊酚以血浆靶浓度4μg/mL静脉输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设置靶浓度2.5μg/mL持续泵注。肠镜检查开始后如患者体动则设置为3μg/mL。O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10 mg稀释为1 mg/mL,0.1 mg/kg静脉注射后丙泊酚以4μg/mL靶控输注。分别于麻醉前(T_0)、麻醉1 min(T_1)、手术开始时(T_2)、术毕15 min(T_3),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体动,整个过程托下颌辅助通气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例数。结果 F组和O组两组间呼吸频率于T1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PO_2无统计学差异。F组术中出现3例体动,2例术后恶心呕吐,与O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盐酸羟考酮用于肠镜检查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曹立群
关键词:肠镜检查靶控输注
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催产素和稀释后静脉推注催产素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剖宫产患者90名,随机分为未稀释组(A组)45例和稀释组(B组)45例。A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入小壶催产素10单位,B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稀释后的催产素10单位。稀释方法将10单位催产素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20 ml。观察两组结果。结果 A组患者在T1、T2与T0相比较,MAP、HR、S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T1、T2、T3时间点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在T1、T2时点MAP、HR、SVR、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壶入催产素10单位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于经稀释后静脉推注催产素。两种给药方式对手术过程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曹立群兰天民
关键词:投药途径剖宫产术血液动力学过程
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单次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中观察组术前5 min给予单次静脉注射0.3 mg/kg氯胺酮,对照组术前5 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拔管平均时间,评价两组拔管即刻、术后30 min疼痛及镇静情况,记录两组拔管时咳呛及苏醒期躁动、谵妄、恶心及呕吐、追加镇痛人数;分别于术后12 h、24 h及48 h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泵使用情况;采用QoR-40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平均时间为(5.4±0.41)min,与对照组(5.7±0.48)min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术后30 min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 min镇静评分>4分者和拔管时咳呛、苏醒期躁动、谵妄及追加镇痛率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和呕吐情况。观察组术后12 h、24 h时VAS评分分别为(2.58±1.17)分、(2.21±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8±1.93)分、(3.42±1.22)分(P<0.05);两组术后48 h时VAS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首次触发PCIA时间、有效按压次数、PCIA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时QoR-40评分较术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P>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于术前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术后镇痛具有显著效果,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对患者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曹立群王进飞兰天民
关键词: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结直肠癌镇痛术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