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普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双侧椎弓根注入小剂量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1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新鲜单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双侧注入小剂量骨水泥,其中男46例,女86例;平均年龄(65.1±6.9)岁。骨折时间平均(6.2±4.6)d,骨折椎体分布:T92个、T1010个、T1120个、T1237个,L135个,L213个,L311个、L44个。术中透视下两侧分别注入1.5~3.0m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每个椎体平均(3.2±1.1)mL,术后72h及3个月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恢复值、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改善率、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患者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的变化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132个椎体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成功,骨水泥在椎体内左右对称分布,所有患者均无临床并发症。VAS评分、日常活动功能BI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功能改善,椎体高度恢复。随访3个月,无邻椎骨折。结论经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改善了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腰背痛和残障程度,且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相邻节段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总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 何保玉李学民滕涛赵定良刘俊英郑宏伟陈阳武志刚赵仲伟肖斌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 双侧穿刺小剂量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双侧注入小剂量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共收治OVCF患者136例(172个椎体),均采用PKP双侧注入小剂量骨水泥治疗。术中记录注入骨水泥的量,术后72h及3个月随访时观察VAS评分的改善率、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患者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的变化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72个椎体均穿刺成功,骨水泥在椎体内左右对称均匀分布。手术时间为30~40min/椎,无穿刺并发症。骨水泥注射量3.0—6.0(3.3±0.2)ml/椎。无骨水泥渗漏及栓塞等并发症。术后72hi(2.4±1.5)分]及3个月随访时[(1.1±1.0)分]的疼痛VAS评分较术前[(8.2±1.3)分]明显改善(P〈0.01),且术后3个月时的改善程度较术后72h更明显(P〈0.01);术后72h[(76.9±5.4)分]及3个月随访时[(93.2.4-5.2)分]的日常活动能力BI评分较术前[(52.4±6.5)分]明显改善(P〈0.01),且术后3个月时的改善程度较术后72h更明显(P〈0.01)。结论经皮穿刺双侧注入小剂量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何保玉李学民滕涛赵定良刘俊英郑宏伟陈阳武志刚赵仲伟肖斌
- 关键词:骨黏合剂脊柱骨折外科学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外科学气囊扩张术
- 基于磁共振软骨影像的膝骨关节炎关节镜疗效评估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结合术前磁共振(MRI)软骨影像分级系统,分析膝骨关节炎(OA)关节镜手术疗效。方法对91例行关节镜手术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5例,女66例;年龄60~85岁,选取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术前影像资料齐全、X线Kellgren-Lawrence(K-L)分级0~Ⅲ级、且接受单纯关节镜治疗、术后可进行随访的60岁以上的患者,排除非单纯关节镜治疗、影像资料不全和术后无法进行随访的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根据疗效持续时间,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术前及术后均行膝关节创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OOS),分析患者年龄、术前X线K-L分级、MRI软骨全器官磁共振评分法(WORMS分级)和疗效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组内比较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取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91例患者91个膝关节,平均(69.3±6.3)岁;有效患者32例,其中K-LⅡ级32例,WORMS分级2.5级1例,3级15例,4级16例;无效患者59例,其中K-LⅡ级31例,K-LⅢ级28例,WORMS 4级10例,WORMS 5级29例,WORMS 6级20例。患者KOOS术后5项评分均高于术前,其中有效组术后KOOS评分较无效组提高明显。术后评分的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术后评分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4.813,56.785,138.996,28.502,58.799,均为P<0.001),有效组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无效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MRI分级对术后疗效持续时间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26,P<0.001)。MRI分级与术后疗效时间相关性更高(r=-0.927,P<0.001)。生存曲线示随着MRI分级的增加,术后疗效时间变短(χ^(2)=111.0,P<0.001)。结论结合软骨WORMS分级,有助于鉴别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镜姑息+骨髓刺激术,可有效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海东滕涛刘俊英郭艾张洪瑞陈阳肖斌王凯伦
- 关键词:软骨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