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性膈疝膈肌破口形态MSCT成像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创伤性膈疝(TDH)膈肌破口MSCT成像方法及其形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7例TDH影像资料,其中顿伤性膈疝21例(均手术证实),医源性膈疝6例(2例手术证实)。27例均行MSCT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倾斜法、投影法及线段法观察膈肌破口显示情况、形态特征并作比较。结果:27例膈肌破口倾斜法显示21例(77.8%),投影法和线段法冠矢状位显示相同,分别为24例(88.9%)、20例(74.1%),平均77.2%。27例中共26例次破口形态显示不清,其中右侧11例次36.7%(11/30),左侧15例次(14.3%,15/105),t=6.51,P<0.05。破口形态主要有类圆形和椭圆形/梭形两类,其中显示为类圆形倾斜法16例(59.3%),投影法20例次(45.5%),线段法26例次(59.1%);显示为椭圆形/梭形倾斜法11例(40.7%)、投影法24例次(54.5%)和线段法18例次(40.9%)。结论:MSCT MPR能直接或间接显示绝大多数TDH膈肌破口形态,倾斜法和线段法显示情形相似,较投影法更客观真实。
- 黄春峰曹和涛蔡挺挺陶军华贺新华陆蓉
- 非裂孔性膈疝膈肌破口形态MSCT多平面重组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非裂孔性膈疝膈肌破口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utiple planar-reconstraction,MPR)成像方法及其形态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3例非裂孔性膈疝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Bochdalek疝18例,Morgagni疝8例(4例经手术证实),创伤性膈疝(traumatic diaphragmatic hernia,TDH)21例(均经手术证实),医源性膈疝(iatrogenic diaphragmatic hernia,IDH)6例(2例经手术证实)。53例均行MSCT容积扫描,采用MPR倾斜横断位直接显示和冠状或矢状位重组测量横断位定点描绘(简称测量法)间接显示两种方法,观察膈肌破口大小、形态特征及显示情况并作比较。结果各类非裂孔性膈疝破口形态主要有类圆形和椭圆形/梭形两类。MPR倾斜横断位及测量法分别显示Bochdalek疝12例(66.7%)和14例(77.8%),Morgagni疝4例(50%)和5例(62.5%),TDH17例(80.9%)和18例(85.7%),IDH6例(100%)和6例(100%);总显示率分别为73.6%和81.1%(χ2=1.08,P>0.05)。非创伤类膈疝破口形态主要为椭圆形/梭形,创伤类膈疝(IDH属于创伤类膈疝)主要为类圆形(P<0.05)。TDH破口长短径显著大于其他各类膈疝(P<0.05)。10例两种方法均未能显示较完整膈疝破口形态。结论 MPR倾斜横断位和测量法能直接或间接显示绝大多数各类非裂孔性膈疝膈肌破口形态特征,可为临床评估病情、指导手术提供比较直观的影像资料。
- 曹和涛黄春峰陶军华贺新华
- 关键词:多平面重组
- 螺旋CT扫描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学、细菌学以及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结果分析影像学特点,经螺旋CT扫描检查155例,显示存在斑片浸润征象、散播病灶、条索节结征象、胸膜增厚、多发空洞、肺不张、胸腔积液,其中斑片浸润征象(89.03%)、散播病灶(69.68%)、条索节结征象(63.23%)占比较高。分析诊断价值,经金标准检查出阳性120例,阴性35例。采用螺旋CT扫描后,检查出阳性117例,阴性32例。经螺旋CT扫描诊断,阳性检出率(77.42%)、灵敏度(97.50%)、特异度(91.43%)、阳性预测值(97.50%)、阴性预测值(91.43%),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符合率(96.13%)虽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实施螺旋CT扫描能够尽早较为精确诊断,诊断效果较高,可较为清晰观察影像学特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为患者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诊断方案中值得大力实施以及推广。
- 黄春峰朱彧灵
- 关键词:螺旋CT扫描影像学特点
- 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影像诊断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滑脱前期腰椎弓峡部裂(slipping prophase lumbar spondylolysis,SPLS)常规影像检查表现,探讨其诊断策略。方法收集经影像诊断明确的SPLS患者69例,均因腰腿痛首诊,分别做了不同种类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检查前均无临床提示。分析SPLS常规影像学表现,计算X线、多层螺旋CT(MSCT)和MRI首诊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69例患者中,31例摄X线正侧位片,其中5例同时加摄双斜位片;33例行腰椎间盘MSCT扫描,其中24例及时做了补充扫描;5例行MRI常规扫描。X线、MSCT和MRI首诊率依次为:61.3%(19/31)、72.7%(24/33)和20.0%(1/5)。SPLS常规影像表现为:椎弓峡部变细,X线可见透亮线影;MSCT下位椎体上关节突附近发现碎骨块和椎管矢状径增大;MRI峡部皮髓质信号欠连续。结论 SPLS常规影像检查表现隐匿,敏感而及时地发现其蛛丝马迹并进一步做MSCT容积扫描多方位重组或反机架层面扫描是防止SPLS漏诊的关键;后者因其低耗、低辐射和高诊断率,可以作为SPLS筛选和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
- 朱小东王新宏曹和涛黄春峰贺新华
- 关键词:椎弓峡部裂磁共振成像
- CT和MRI诊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CT和MRI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7月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59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以病理学检测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检出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显著性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确诊S0级11例、S1级9例、S2级8例、S3级12例、S4级19例。经CT检查出S0级9例、S1级10例、S2级9例、S3级9例、S4级13例,经MRI检查出S0级10例、S1级8例、S2级7例、S3级11例、S4级18例,CT和MRI检查结果分别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T检查,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肝动脉灌注量与肝动脉灌注分数高于非显著性纤维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取200、500、800 s/mm^(2)时,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肝脏表观弥散系数低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ROC曲线分析,CT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和肝动脉分数(HAF)与不同b值下MRI参数ADC对显著性肝纤维化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各参数联合的灵敏度为94.87%,特异度为95.0%,诊断效能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结论:针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CT和MRI均能够尽早较为精确诊断出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大力实施及推广。
- 黄春峰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CT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