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涟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涟水县2006—2019年艾滋病晚发现比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涟水县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06—2019年现住址为涟水县的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历史卡片,计算不同特征病例晚发现比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9年涟水县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72例,晚发现75例,晚发现比例为43.60%,除2011年外,各年晚发现病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晚发现比例以≥50岁组(58.33%)、文盲(66.67%),农民(51.95%)、已婚者(51.06%)、经异性传播(53.33%),其他就诊者检测来源(57.58%)为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涟水县艾滋病晚发现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涟水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应重点加强≥50岁中老年人群的干预力度,扩大HIV筛查范围。
- 陈玲周晓红何霞
-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 2016年涟水县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调查涟水县生活饮用水现状,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使用江苏省统一调查方式同时在丰水期、枯水期对所有的水厂采样检测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该县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均使用深井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城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为地面水,水质所检测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卫生标准。结论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水厂管理,让居民喝上安全放心的生活饮用水为农村改水的当务之急。
- 宋志洲姜辉陈秀兰蔡志亚刘从高朱兆中周晓红汪荣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饮水安全
- 微生物实验室外部质控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某疾控中心外部质控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实验室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内部管理。方法收集2009-2015年某疾控中心外部质控的微生物考核结果,对数据进行汇总,找出存在问题。结果 2009-2015年某疾控中心参加微生物外部质控7次,共检出10种致病菌,涉及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类志贺邻单胞菌、阪崎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较为满意。结论参与实验室室间比对活动、对盲样结果进行分离鉴定,不仅可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能了解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状态,因此某疾控中心实验室应积极参与省市的微生物外部质控考核。
- 周晓红宋志洲张军成
-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
- 涟水县2018年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状况及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涟水县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及免疫水平,了解本地区菌群变迁趋势,评价流脑疫苗接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不同乡镇、不同年龄人群411人,采集监测对象鼻咽拭子标本和血样,分别进行脑膜炎病原学分离鉴定和血清抗体检测,使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样标本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IgG抗体水平。结果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总带菌率为1.70%(7/411),各菌群带菌率分别为:A群0.24%(1/411)、B群0.49%(2/411)、W_(135)群0.24%(1/411)、未分型0.73%(3/411)。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61.56%,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59.37%。不同流脑疫苗免疫史人群A群、C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A)^(2)=13.047,P=0.001;χ_(C)^(2)=8.812,P=0.012)。结论涟水县人群流脑免疫水平总体偏低,且发现B群流脑带菌者,存在流脑疫情暴发风险。
- 周晓红张高芹费云华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状况免疫水平
- 2004-2019年涟水县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涟水县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9年涟水县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HIV/AIDS)进行分析。结果涟水县累计报告HIV/AIDS 173例,年均报告感染率0.99/10万,累计死亡39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22/10万;感染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年均感染增长率为15.31%;全县16个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城镇、乡镇感染率分别为0.98/10万、0.9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3.681,年龄6~74岁,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75.7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5.09%)。病例发现以其他就诊者检测方式为主(占30.06%),其次为检测咨询(占26.59%)和术前检测(占13.87%)。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97.11%,其中异性占51.4%,同性占45.7%。CD_(4)^(+)T细胞计数总检测率为91.33%,诊断1年内首次CD_(4)^(+)T细胞检测结果以<200/μl为主(占40.27%)。结论涟水县艾滋病处于低流行态势,但疫情上升较快,应扩大检测和VCT门诊咨询覆盖面,阻止艾滋病疫情蔓延。
- 陈玲薛士银周晓红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
- 涟水县2018年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分析
- 2020年
- 目的了解涟水县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不同方位5个乡镇,随机选取居民进行肠道线虫感染调查,采用Kato--Katz法检查线虫卵,同时随机抽取居民和学生,进行肠道线虫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问卷调查。结果共监测2 514份粪检样品,检出肠道线虫感染16例,总感染率为0.63%,蛔虫感染率0.48%(12例),钩虫感染率0.16%(4例),鞭虫感染率0.04%(1例);蛔虫、钩虫混合感染1例。16例感染者中,以≥50岁农民为主(占81.25%)。共有效调查500人,健康知识知晓率94.16%,健康行为形成率94.82%。结论涟水县肠道线虫感染率水平较低。感染者以≥50岁农民为主,应将其作为肠道线虫病预防监测的重点人群,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 汪浩周晓红
- 关键词:肠道线虫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
- 诺如病毒引起校内急性胃肠道疾病暴发的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胃肠道疾病暴发疫情,查找病原和传播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索病例,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发病情况和可疑传播途径,采集病人肛拭子、呕吐物、水样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5年1月初某学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历时5 d,发病47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结论本次疫情为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暴发事件,经过积极采取消毒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
- 周晓红朱兆中陈秀兰
- 关键词:诺如病毒胃肠道疾病疫情分析
- 2019年涟水县盐碘和重点人群尿碘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居民碘盐食用情况及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为合理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 19380-2016采集样本,依据《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 13025.7-2012定量检测盐碘含量;按照《尿中碘的测定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1-2016测定尿碘含量,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GB 26878-2011和《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 16006-2008标准评价盐碘和尿碘检测结果。结果共采集300份食用盐样品,碘盐合格290份、不合格10份,碘盐合格率96.67%,平均碘含量(23.73±4.54)mg/kg、变异系数19.1%;收集儿童尿样1887份,男女性别比1.04∶1,0~10岁尿碘中位数为281.6μg/L,处于碘适宜水平,不同性别儿童尿碘含量300μg/L以上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4,P<0.05);收集孕妇尿样230份,尿碘中位数216.6μg/L,哺乳期妇女尿样231份,尿碘中位数228.0μg/L,均处于碘适宜水平,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尿碘含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5,P<0.05)。结论涟水县盐碘和尿碘监测结果均符合评价标准,0岁~组儿童尿碘中位数偏高,其他年龄组儿童尿碘中位数及孕妇尿碘中位数均处于适宜水平,说明涟水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碘盐不合格情况;应继续加强碘盐及重点人群尿碘监测工作,科学合理地调整碘摄入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朱兆中周晓红
- 关键词:盐碘尿碘孕妇儿童
- 涟水县2017年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及带菌状况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涟水县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及抗体免疫水平监测,评价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不同组别监测对象的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分析,采用ELISA法测定脑膜炎奈瑟菌A群、C群的IgG抗体水平。结果411份标本中,检出7份脑膜炎奈瑟菌,总带菌率为1.70%。A群脑膜炎奈瑟菌IgG抗体总阳性率为61.56%,C群脑膜炎奈瑟菌IgG抗体总阳性率59.37%,A群、C群IgG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组别年龄段间A群、C群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别年龄段A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涟水地区脑膜炎奈瑟菌的接种获得了一定的免疫效果,但总体免疫水平较低,特别幼儿组的免疫效果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 汪浩周晓红
-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免疫水平带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