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祎草 作品数:14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阳市眼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前房及房角形态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1年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通过部分解除瞳孔阻滞,增宽周边前房角,降低眼压而成为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LPI术后前房角形态的检测参数是评价LPI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目前对LPI手术前后前房及房角形态的评价正在逐渐深入。已有的房角检查方法包括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前节OCT(AS—OCT)以及Pentacam等,每种方法均可获得其各自的评价参数,但也存在一定限制。就LPI术后上述检查方法在评价前房及房角形态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同时总结LPI术后前房和前房角结构的变化。 林仲 张祎草 王宁利关键词: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前房角 前房角镜 超声生物显微镜 单结四环瞳孔成形在闭角型青光眼临床中的应用 马锦霞 张祎草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安阳市眼科医院51例恶性青光眼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后,实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统计治愈率、视力、眼压水平和并发症。结果51例患者中,治愈51例,恶性青光眼治愈率为100%;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视力水平较高,眼压水平较低(P<0.05)。在51例患者中,无角膜受损、前房出血、晶体虹膜损伤和眼内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患者,治愈率较高,能够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安全性高。 陈聪 张祎草 常新奇 何颜清关键词:恶性青光眼 玻璃体水囊抽吸联合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水囊抽吸联合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5月在安阳市眼科医院青光眼学科住院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且不能耐受足够剂量降眼压药物治疗的患者39例(39眼)作为研究对象,应用29G玻璃体抽吸联合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治疗。观察治疗前平均压平眼压,治疗后1d、3d平均压平眼压,玻璃体水囊抽吸成功率,治疗前后房角开放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平均压平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次性玻璃体水囊抽吸成功率为87.2%;无眼内感染和脉络膜下暴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无法耐受降眼压药物足够剂量治疗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行玻璃体水囊抽吸联合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治疗,能有效缓解高眼压,且操作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张祎草关键词:氩激光 白内障 青光眼 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安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2例NVG患者的病历资料,均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阿柏西普0.05 mL治疗,观察注药后虹膜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对患者行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治疗,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眼压,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2例眼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在注药2~3 d后完全消退,7例眼在注药4~7 d后完全消退,3例眼在注药7 d后消退。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术前眼压为(46.41±8.20)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6.77±4.71)mm Hg、(18.95±4.65)mm Hg、(18.32±3.58)mm Hg及(18.18±4.63)mm 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731、16.478、17.759、16.958,均P<0.001)。随访6个月期间,手术成功率完全成功19例(59.38%),条件成功8例(25.00%),失败5例(15.63%)。3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治疗NVG疗效确切。 陈聪 牛大伟 韩志新 张祎草 常新奇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眼压 眼内异物18年继发青光眼一例 病例回顾:患者张某,男,56岁,以'右眼视物模糊、眼红1个月,右眼胀痛10余天,头痛4天'为主诉入院.追溯病史:18年前右眼曾被'铁质异物'击伤,未治疗.眼部情况:右眼视力:0.15.眼压:41mmHg,结膜正常,泪点开... 张祎草 常新奇 何颜清 王瑞 于翔波 孟海林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8个月效果 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和单纯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8个月的眼压控制效果。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来自4个眼科中心40岁以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75例(175眼)。方法随机分为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88眼)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87眼)。术后1天、7天、2周、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随访。LogMAR视力表检查视力,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压控制成功指在末次随访时未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条件成功指在末次随访时在联合使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21 mm Hg。主要指标眼压,眼压控制成功率,并发症。结果 150例(85.7%)完成18个月随访,其中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74例,单纯小梁切除术组76例。术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两组眼压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眼压控制成功率91.9%(68/74),单纯小梁切除术组84.2%(64/76)(P=0.148);条件成功率前者91.9%(68/74),后者88.2%(67/76)(P=0.448)。视力下降两行者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20.3%,单纯小梁切除术组14.5%(P=0.348)。后者暂时性低眼压发生率(19.7%)高于前者(9.6%),而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前房出血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18个月成功率略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当。联合可拆除缝线技术的小梁切除术更适合于具有术后浅前房风险的患者。 梁远波 孟海林 范素洁 王星 谢丽莲 冯梅艳 王瑞 常新琦 何颜清 马锦霞 罗颖 崔宏宇 贾超 张祎草 刘洛如 唐炘 王宁利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拆除缝线 多中心临床试验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寻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新方法.方法:对18例(18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Lucentis)0.05mg/ml,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3-5天行全视... 何颜清 常新奇 王瑞 张祎草 于翔波 孟海林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 全视网膜光凝 睑板夹辅助杆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2021年 目的观察睑板夹辅助杆在睑板腺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9年1月至12月安阳市眼科医院行睑板腺囊肿切除术80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术中使用作者设计的睑板夹辅助杆帮助固定睑板腺夹;B组40例,术中单纯使用睑板腺夹。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A组手术耗时(10.1±1.1)min,少于B组的(12.6±1.2)min(t=9.42,P<0.05)。术后1周治愈率两组均为100%,术后3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者。结论睑板夹辅助杆用于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 穆泽辰 申蕾 马志刚 张祎草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2022年 目的评价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4例(34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为(38.21±10.93)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 d、1个月及6个月的眼压依次为(14.63±5.34)mmHg、(16.72±6.48)mmHg及(15.56±4.24)mmHg,术后均低于术前(t=8.35、8.52及8.46,均P<0.001)。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1行以上者25眼(73.53%),维持术前视力者5眼(14.71%),视力下降者4眼(11.76%);基本痊愈率为94.12%(32/34)、痊愈率为88.24%(30/34)。手术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7眼(20.59%)、浅前房3眼(8.82%)、滤过口阻塞2眼(5.88%)、一过性高眼压12眼(35.29%)。结论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短期降眼压效果显著。 陈聪 常新奇 张祎草 王卫群关键词: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