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晓晖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增生
  • 2篇上尿路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碎石
  • 2篇尿道
  • 2篇尿道前列腺
  • 2篇尿道前列腺电...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电切
  • 2篇前列腺电切术
  • 2篇前列腺尖部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腔内
  • 2篇腔内碎石
  • 2篇经尿道前列腺
  • 2篇经尿道前列腺...
  • 2篇经尿道前列腺...

机构

  • 7篇上海市宝山区...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汤晓晖
  • 5篇朱洪祥
  • 3篇仇军
  • 2篇邵怡
  • 2篇夏术阶
  • 1篇石农
  • 1篇宋武
  • 1篇陶燕飞
  • 1篇李亚梅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在TURP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URP治疗BPH患者350例,按照是否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分为解剖组150例,普通前列腺电切组200例,比较手术时间、输血量、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结果手术时间、输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出血两组比较无差异;术后急性尿潴留,解剖组明显较普通组少。普通组4例复发再次手术,解剖组无复发。结论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是掌握TURP的最高境界,有其积极的临床意义。
汤晓晖宋武赵淮平石农朱洪祥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尖部
不同灌注压下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肾损伤患者尿液KIM-1、血清Cys-C和PCT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灌注压下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肾损伤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和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的12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测定患者术前2小时和术后2、12、24、48、72小时的尿液KIM-1和血清Cys-C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术前2小时和术后2、4、6、12小时的血清PCT浓度。以术中灌注压力≥13.33kPa为高压组,<13.33kPa为低压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KIM-1、Cys-C和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灌注压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小时和术后2小时的KIM-1和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48和72小时各时间点的KIM-1和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12、24、48和72小时各时间点高压组患者的KIM-1和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压组(P<0.05)。术后4、6和12小时各时间点高压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压组。KIM-1、Cys-C和PCT水平均与灌注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28,0.592,0.571,P<0.01)。结论:肾损伤指标KIM-1和Cys-C、感染指标PCT均与灌注压密切相关;在确保手术疗效的情况下,最高灌注压为13.33kPa,能降低肾损伤和感染的发生。
赵淮平夏术阶汤晓晖邵怡朱洪祥钱雄贤仇军
关键词:灌注压肾损伤肾损伤分子-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补中益气丸合知柏地黄丸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39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合知柏地黄丸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补中益气丸合知柏地黄丸联合治疗,后者单纯补中益气丸治疗。治疗后观察尿失禁改善情况,比较分析补中益气丸合知柏地黄丸联合治疗尿失禁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2.41%,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用药后平均24h尿失禁次数明显较少,诱发试验、指压试验转阴。结论:补中益气丸和知柏地黄丸联合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较好。
陶燕飞汤晓晖李亚梅
多睾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09年
多睾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自1895年首例手术发现组织学证实三睾丸以来,世界文献报告尚未满百例,笔者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
汤晓晖
关键词:多睾症
上尿路腔内碎石手术不同灌注压力对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灌注压力对上尿路腔内碎石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腔内碎石术,根据术中肾盂灌注压力,将患者分为高压组(灌注压力≥13.33 k Pa,39例)、低压组(灌注压力<13.33k Pa,47例)。测定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肾功能损害早期指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肾损伤分子-1(KIM-1)及感染早期指标血清降钙素(PCT)的变化。结果术后12 h、24 h、48 h、72 h低压组血清Cys-C均明显低于高压组(P<0.05);术后2 d、12 d、24 d、48 d、72 d低压组尿KIM-1均明显低于高压组(P<0.05);术后12 h、24 h、48h,高压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结论控制上尿路腔内碎石术中灌注压力(<13.33 k Pa)有助于减轻肾功能损伤,减少术后感染。
赵淮平汤晓晖朱洪祥钱雄贤仇军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灌注压力肾功能
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在TURP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TURP治疗BPH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TURP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即切除前列腺至外科包膜的同时,彻底切除尖部前列腺,切除隆起的精阜。解剖组60例与普通前列腺电切120例作效果比较。比较手术时间、输血量,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出血、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和输血量两组比较无差异;导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解剖组明显较普通组少,无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是熟练掌握TURP的最高境界,有效的规避了风险,将TURP的优势发挥至极,是极佳的手术方法。
汤晓晖赵淮平朱洪祥钱雄贤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肾盂内压增高对肾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建立肾盂内高压灌流的动物模型,观察肾盂内高压灌流对肾单位结构的影响,探讨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时肾盂内灌流的安全压力。方法:构建肾盂灌注的动物模型,灌注压力为6.67kPa、13.33kPa、20.00kPa、26.66kPa(50mmHg、100mmHg、150mmHg、200mmHg)保持10min后用18G穿刺针取肾上、中、下三处15mm肾组织固定后送检,作为第一阶段肾组织标本。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分四组即(6.67kPa组、13.33kPa组、20.00kPa组、26.66kPa组)在恢复常压10min后再分别增压到6.67kPa、13.33kPa、20.00kPa、26.66kPa保持10min后取标本,恢复常压10min后再重复一次。电镜下观察各压力梯度及时间累积下,肾小球、肾小囊、近曲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改变。结果:肾盂内灌注压在6.67kPa时,在不同的时间累积里,肾小球、肾小囊、近曲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改变不明显。肾盂内灌注压在13.33~26.66kPa时,在不同的时间累积里,肾小球、肾小囊的改变不明显;但近曲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伤改变明显,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细胞膜及细胞器破裂等,肾间质肿胀、炎性细胞侵润等变化,并随时间积累而加剧。结论:肾盂内灌注压持续达到13.33kPa以上时,随着时间的累积,对近曲小管和肾间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输尿管镜手术及经皮肾镜手术时,应保持低压及流出道通畅,避免肾盂内灌注压长时间持续达到13.33kPa以上,以免对肾组织造成损伤。
汤晓晖夏术阶赵淮平邵怡朱洪祥钱雄贤仇军
关键词:肾单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