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华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障碍的疗效对比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并伴精神障碍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喹硫平组35例,给予喹硫平50~300 mg/d,利培酮组35例,给予利培酮1~3 mg/d,疗程6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1)喹硫平组于治疗1周末PANSS各项得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利培酮组于治疗2周末PANSS各项评分开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第2、4、6周末两组患者PANSS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6周末,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74.3%(26/35),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71.4%(25/35),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障碍均有良好的疗效,应用安全。
- 王玉玲
- 关键词:喹硫平利培酮血管性痴呆
- 抑郁症患者伴高血压病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比较抑郁症患者伴高血压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确诊抑郁症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缓释片组(A组)、氟西汀组(B组)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氟西汀组(C组),每组各30例,观察疗程为8周。结果 3组患者治疗8周后,A组和C组血压下降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SBP和DBP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BP和DBP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血压下降更明显。HAMD评分:B组、C组治疗前与治疗后HAM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伴高血压病在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降压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的症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
- 王玉玲
- 关键词:抑郁症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 绝经后女性精神病患者骨密度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住院绝经后女性精神病患者骨密度的情况,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20例绝经后女性,其中精神病组患者58例,非精神病组患者62例,分别对两组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的测定,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骨密度。结果精神病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非精神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467),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和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绝经后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骨质疏松防治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 张国玲王玉玲高淑英
- 关键词:绝经精神病骨密度
- 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于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前和护理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并进行糖尿病知识测试评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HAMD和HAM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糖尿病知识测试评分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提示我们应该提高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 王玉玲
-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精神病糖尿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