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蕾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TTM理念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TTM)的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SCI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6例)和联合组(60例)。常规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联合组予以基于TTM理念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环境管理(87.59±4.03)分、基础护理(85.42±4.18)分、操作技能(86.05±4.09)分、护理安全(84.12±4.21)分、健康教育(82.47±4.38)分、康复效果(88.69±3.89)分,均高于常规组的(73.25±5.36)分、(75.12±5.48)分、(76.12±5.38)分、(77.49±5.24)分、(72.52±5.33)分、(77.75±5.59)分(t=16.36、11.43、11.24、7.54、11.02、12.30,均P<0.001);两组ASIA运动、触觉、针刺痛觉及M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t=8.92、7.96、7.03、10.58,均P<0.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常规组的21.43%(12/56)(χ^(2)=5.31,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57/60),高于常规组的82.14%(46/56)(χ^(2)=4.81,P<0.05)。结论:基于TTM理念的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SCI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促进活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傅青李巧平郑佳蕾
- 关键词:脊柱损伤脊髓损伤护理管理研究康复护理病人满意度
- 多杆组合架式脊柱外科支撑牵引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杆组合架式脊柱外科支撑牵引装置。其包括支撑箱和设置在支撑箱顶部的多杆组合架本体,所述多杆组合架本体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前侧分别设有固定转动杆和导向转动杆,所...
- 李璟李巧平郑佳蕾
- 文献传递
- 脊髓损伤30例术后家庭身心护理体会
- 2015年
- 脊髓损伤直接原因是位于脊柱内的脊髓受到创伤或病理损伤,表现为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躯体、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等功能发生障碍。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行为,术后大部分康复时间都在家中完成,疾病康复进程缓慢和严重躯体活动障碍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对康复失去信心。因此,家庭成员的心理支持及康复指导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笔者2014年1—9月对本院脊柱外科的30例脊髓损伤术后出院患者给予系统家庭身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李璟郑佳蕾李巧平
- 关键词:脊髓损伤身心护理术后出院患者康复时间心理负担
-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IC)患者自我管理、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n=53)及ITHBC组(n=47),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ITHBC组采用ITHBC模式下的IC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IC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后,ITHBC组疾病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IC行为管理及自护知识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t=-3.55、-6.84、-6.34、-9.24,均P<0.05);ITHBC组IC依从性量表评分(2.02±0.32)分,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47±1.08)分(t=8.86,P<0.05);ITHBC组乐观、自强、坚韧与控制评分分别为(13.45±1.23)分、(29.45±2.29)分、(44.34±4.34)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63±1.36)分、(21.67±2.15)分、(32.22±4.21)分(t=-14.66、-17.52、-14.16,均P<0.05);ITHB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4/47),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4.53%(1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ITHBC组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1、-7.42、-9.86、-5.54,均P<0.05)。结论基于ITHBC的IC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脊髓损伤IC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稳定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郑佳蕾李璟李巧平
- 关键词: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情绪调节生活质量自我管理
- 基于心理危机的自我表露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情绪困扰及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危机的自我表露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情绪困扰及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0例, 行常规护理模式)和干预组(50例, 行常规护理+基于心理危机的自我表露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困扰、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 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情绪状态量表(POMS)评分均降低, 干预组[(41.05±4.61)分、(43.58±4.79)分、(43.59±3.86)分]均低于常规组[(47.59±4.58)分、(48.96±4.43)分、(50.16±3.9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后, 干预组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CPSS)评分中疼痛管理[(18.66±2.64)分]、躯体功能[(36.34±4.12)分]、症状应对[(31.22±3.46)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15.77±2.72)分、(31.28±4.85)分、(26.54±3.58)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后干预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中回避[(9.67±2.18)分]、屈服[(8.13±2.34)分]评分均低于常规组[(12.35±2.13)分、(10.87±2.46)分];面对[(25.17±3.08)分]评分高于常规组[(20.08±3.1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后3个月, 干预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COQOL)评分低于常规组[(73.68±9.61)分比(89.73±9.1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心理危机的自我表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情绪状态, 缓解情绪困扰, 从而改变其疾病应对措施, 提高自我效能, 改善生活质量。
- 郑佳蕾傅青李巧平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情绪
-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8例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47%,高于对照组87.34%(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96.20%,高于对照组86.08%(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
- 傅青李巧平郑佳蕾李璟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腹胀穴位按摩艾灸治疗满意度
-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间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腰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的528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根据QCT骨密度值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症组(176例,骨密度值<80 mg/cm^(3))、低骨量组(192例,80 mg/cm^(3)≤骨密度值≤120 mg/cm^(3))和对照组(160例,骨密度值>120 mg/cm^(3))。根据3组患者病史及CT等结果,将骨质疏松症组患者分为LDH组和非LDH组,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骨密度指标、腰腹肌耐力、营养状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LDH的影响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症组患者LDH患病率高于低骨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组雌二醇(E2)水平<18.35 pmol/L、骨密度<60 mg/cm^(3)及腰腹肌耐力<25 s的患者占比高于非LDH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60 mg/cm^(3)、E2水平<18.35 pmol/L及腰腹肌耐力<25 s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LD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骨密度、E2及腰腹肌耐力预测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LDH的效能均较高(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LDH患病率较普通人群及低骨量人群更高,且骨密度<60 mg/cm^(3)、E2水平越低、腰腹肌耐力<25 s的患者并发LDH的风险越高。
- 傅青李巧平李璟郑佳蕾罗俏丁晓婷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间盘移位患病率
- 构建脊柱外科康复护理模式的措施和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模式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医院脊柱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压疮、泌尿道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远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整体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郑佳蕾李璟
- 关键词:脊柱外科并发症康复护理模式
-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1-05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2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根据术后患者是否残留腰背痛分为疼痛组(41例)和无痛组(24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入路方式、术前骨密度T值、筋膜损伤、骨折部位、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的差异,然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发生率为14.59%。疼痛组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无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组与无痛组年龄、术前骨密度T值、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T值<-2.5 SD、存在筋膜损伤、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2个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骨密度T值、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有关,其中术前骨密度T值<-2.5 SD、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2个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PVP或PKP术后患者残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师采用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时应密切关注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方法降低术后腰背痛发生率。
- 郑佳蕾李璟包凌燕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 ACDF与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椎间隙塌陷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和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椎间隙塌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实施ACDF联合ROI-C固定单节段椎体术治疗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椎间隙塌陷(CS)将其分为塌陷组(43例)和未塌陷组(57例)。对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骨密度、手术节段、术前颈椎生理曲度(CA)、前后凸角(SA)、椎间隙前高度(ADH)、椎间隙后高度(PDH)等因素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DF和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椎间隙塌陷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术前CA值与患者术后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节段及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塌陷组患者术前SA、CA、ADH与非塌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t=2.369、P=0.021;CA:t=3.860、P<0.001;ADH:t=4.219、P<0.001),但两组间术前P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CA值小是术后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0,P=0.018)。患者术前CA与随访NDI呈负相关(r=-0.819,P<0.001)。结论术前CA值是单节段ACDF与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C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患者术后评估的NDI呈负相关。
- 吕晓兰包凌燕郑佳蕾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脊髓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