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英杰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碱酯酶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注射
  • 1篇静脉注射
  • 1篇口服
  • 1篇苦参
  • 1篇苦参碱
  • 1篇肌肉
  • 1篇肌肉注射
  • 1篇肝炎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性
  • 1篇病毒性肝炎

机构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篇罗生强
  • 1篇张玲霞
  • 1篇张文瑾
  • 1篇赵志海
  • 1篇楼敏
  • 1篇王晓峰
  • 1篇蔡少平
  • 1篇吉英杰
  • 1篇王海滨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0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氧化苦参碱对胆碱酯酶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 (OM)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 ,胆碱酯酶 (ChE)的动态变化及与同期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及其他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 4组 ;A组 31例 (静脉注射OM) ,B组 30例 (口服OM) ,C组 7例 (肌内注射OM) ,D组 30例 (一般护肝药物 ,不用OM)。定期检测血清ChE、ALB、PTA、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清补体 1型受体 (sCR1)、红细胞黏附功能 (EIIAF)指标。结果 A、B、C 3组在治疗中ChE明显下降 ,治疗前中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0 0 2 3) ;同时在ChE数值及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0 1)。A、B、C 3组在治疗前中后 ,ALB、PTA随病情而变化 (P值均 >0 0 5 )。4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 ,ChE的下降并不伴随肝功能的恶化。结论 OM制剂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ChE明显下降 ,但反映肝脏实质功能的ALB、PTA等指标无改变 ,ALT、AST、TBiL好转。在OM治疗结束后 ,ChE迅速恢复正常。所以 ,ChE的下降并不表明病情的恶化 ,其机理尚待探讨。
罗生强张玲霞王晓峰楼敏张文瑾王海滨赵志海蔡少平吉英杰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胆碱酯酶病毒性肝炎静脉注射口服肌肉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