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静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当归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用药
  • 1篇真武
  • 1篇提取液
  • 1篇小鼠
  • 1篇临床药
  • 1篇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药理学
  • 1篇胶囊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模式
  • 1篇教学模式改革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晓天
  • 4篇张玉静
  • 2篇张颖
  • 2篇徐雯
  • 2篇翟晓晓
  • 1篇张朋俊
  • 1篇王书杰
  • 1篇闫婷婷
  • 1篇王宇航
  • 1篇袁洋
  • 1篇岳园园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真武胶囊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真武胶囊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取40只KM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真武胶囊组2组,每组20只。真武胶囊组给予真武胶囊生药粉57.14g/(kg·d),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4 g/(kg·d),灌胃给药,1d 2次,上、下午各1次,给药间隔约为6 h,给药期限为1 d。给药后观察动物反应,连续观察15 d。另取SD大鼠160只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MC-Na 0.05 g/kg),真武胶囊低剂量(1.71g/kg)、中剂量(3.20 g/kg)、高剂量(5.97 g/kg)组4组,灌胃给药,1 d 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给药90 d。观察一般状况,并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对心脏、气管、肺和胃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所有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观察期结束后对全部动物进行剖检,肉眼观察各脏器无明显异常。长期毒性试验在给药后的观察期内实验动物一般状况良好,血液学指标、各脏器组织等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结论:真武胶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申安袁洋岳园园张颖李晓天张玉静
关键词:毒性试验动物模型小鼠
关附壬素肠道吸收机理及最佳吸收部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吸收模型,以LC-MS法测定关附壬素(GFI)的含量来研究GFI的吸收机理及最佳吸收部位.结果表明,在整段肠回流实验条件下,在1~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药物吸收量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质量浓度饱和现象,各质量浓度下的吸收速度常数无明显差异;P-糖蛋白抑制剂不影响GFI的肠吸收.在分段肠回流实验条件下,GFI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度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下降.GFI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十二指肠及空肠是最佳吸收部位.
徐雯李晓天翟晓晓张玉静
关键词:LC-MS
川芎嗪在大鼠肠吸收机理及当归提取液对其吸收的影响
2015年
研究川芎嗪在大鼠肠吸收动力学,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川芎嗪及不同体积比的当归提取液混合物对其吸收速率及相关参数的影响.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测定,重量法校正系统误差,HPLC测定吸收前后药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考察其吸收动力学及当归提取液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10,20,40 mg/L)川芎嗪的大鼠肠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06 39±0.052 3),(0.006 51±0.019 1),(0.006 03±0.073 7)min-1,无显著性差异;川芎嗪标准溶液与当归提取液按体积比为1∶2,1∶1,2∶1混匀时,川芎嗪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2 32±0.106 4),(0.010 24±0.086 1),(0.006 195±0.079 9)min-1,结果显示,川芎嗪的吸收速率常数与当归提取液占混合液的体积分数呈现正相关.川芎嗪在大鼠肠道为被动吸收过程,当归提取液对其有一定的促吸收作用,且随着当归提取液量的增加而增大.
翟晓晓徐雯张朋俊申滢娜王书杰张玉静张颖李晓天
关键词:当归川芎嗪
临床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9
2016年
临床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与药学专业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对临床药理学课程进行改革,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根据临床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从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革新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经过改革探索与实践,使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可以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申滢娜王宇航张玉静闫婷婷李晓天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合理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