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活动导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初探被引量:6
- 2011年
- 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而高效课堂来自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通过教师课前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活动单),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施"活动导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点认识,希望能为当前普通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 朱一峰
- 关键词:活动导学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案例
- “池塘水生态问题调查及治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 2012年
- 1课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作为一线教师,深感研究性学习课程推进中的困难,因为目前研究性学习没有现成的教材和专业师资,课程的开展还受到学生可支配时间、学校实验条件和可用的社会资源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结合学科教学,进行适当拓展延伸可能是目前在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江苏省首届“绿色学校”、南通市首批“十佳校园”,校园内的文津河已经有几千年历史,“S”形的文津河更是让校园灵动。近年发现每到春末夏初,文津河水就逐渐变绿,池中鱼儿“泛塘”的频率逐年增高,走近池塘,还会闻到一股腥臭气味。我校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对于因水土流失、生活废水过度排放等因素引起的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了解,但多数学生对这类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防治缺乏深刻了解。因此,分析“水绿鱼死”的原因、设法改善污染水质、提出预防水污染措施等,成为设计“池塘生态问题的调查及治理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期望通过开展池塘生态问题的调查及治理系列研究活动,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美化校园、净化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 朱一峰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生态问题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