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家
-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金湖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8例,采用经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期疗效。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231.0±43.8)min,术中出血(120.0±45.4)ml,切口长度(7.2±0.8)cm。切缘均阴性,切缘距肿瘤边缘(4.5±2.1)cm;清扫淋巴结(21.6±4.2)个;病理结果与术前一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7±12.8)h。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淋巴漏3例;无吻合口瘘、死亡等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可达到根治性效果,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 马俊郁飞黄德松王志家管步高穆四清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 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16例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多发性脾囊肿2例,脾血管瘤3例,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3例。结果除一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血管较粗,术中血管损伤破裂出血,腔镜下止血效果欠佳后中转开腹,其余1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均未见大出血、胰瘘、膈下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切口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安全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王志家郁飞穆四清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
- 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20例(腔镜组),开放手术15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以及美容效果。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量多,术后美容评分高(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美容效果较好。
- 郁飞马俊穆四清万本海黄德松王志家管步高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 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14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淋巴漏的11例患者实行禁食、全胃肠外营养,予以中心静脉24 h持续均匀滴注,并加用生长抑素(施他宁)8 mg/d持续静脉泵注等非手术治疗。结果引流量小于500 mL患者10例,引流量为500-1 000 mL者1例,行非手术治疗均治愈,治愈时间为10-27 d。结论禁食、全胃肠外营养,加用生长抑素等非手术疗法是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有效方法。
- 王志家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淋巴管胃肠外营养
- 贲门癌手术入路的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2008年采用85例经腹贲门癌根治术和38例经胸贲门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23例。结果经腹贲门癌根治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手术并发症发生少,术后康复快。结论贲门癌的手术入路中,选择经腹贲门癌根治术较合理。
- 王志家
- 关键词:贲门癌手术入路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160例乳腺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各80例,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后满意度、术后原位复发率等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重度疼痛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住院日及术后原位复发率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应用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技术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郁飞马俊管步高穆四清黄德松王志家
- 关键词:乳腺肿瘤触诊阴性超声
- 局麻下小肠切除加疝修补治疗老年病人嵌顿性股疝伴肠坏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股疝是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多发生在老年女性病人中,虽然发病率较低,约占腹外疝的3%~5%[1],但是嵌顿率较高,需急诊手术。部分病人就诊不及时,伴有小肠坏死,需要肠切除,增加了病人的手术风险[2]。患有股疝的老年病人一般伴有多种疾病,一旦嵌顿越是高龄则实施手术风险越大。大部分病人往往因凝血功能异常、腰椎病变或服用抗血小板抗凝的药物,不适宜硬膜外麻醉,如若采取全麻则增加病人死亡的概率,即使度过麻醉这一关,病人术后恢复也较慢[3]。
- 王志家冯苏奚海林
- 关键词:老年病人小肠坏死腰椎病变卵圆窝嵌顿
-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效果比较
- 2023年
- 目的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接受疝修补的1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d,观察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IL-6和PCT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血清IL-6和PCT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尿潴留以及复发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上,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对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而言,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能降低复发的风险。
- 王志家
- 关键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疼痛炎症因子
- 64排CT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64排CT增强扫描的应用及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8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患者进行64排CT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患者56例(43.8%);良性患者72例(56.2%),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30例。CT增强扫描准确度为85.9%,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2.1%。恶性与良性甲状腺结节在形态、钙化、边界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直径、囊变没有明显区别(P均>0.05)。在甲状腺形态不规则诊断方面,特异性较高;在甲状腺边界模糊方面,阴性预测值较高;在细颗粒状钙化诊断方面,阳性预测值及特异性性均较高。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64排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特异性与灵敏度,可有效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理论依据,提高治疗有效率。
- 杨春雷费兵姜锦贵王志家郑华中
- 经乳晕入路腔镜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临床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分析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对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例使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120例采用开放甲状腺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1.2)d、(22±1.32)ml。对照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6±1.36)d、(24±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恢复快,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量行甲状腺病变的方法,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王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