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永梅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安顺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经济学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行业市场化
  • 1篇易地扶贫
  • 1篇易地扶贫搬迁
  • 1篇真谛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规制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构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脆弱
  • 1篇实事
  • 1篇实事求是
  • 1篇市场化
  • 1篇市场化改革
  • 1篇统筹
  • 1篇农村
  • 1篇贫困

机构

  • 8篇中共安顺市委...
  • 1篇安顺学院

作者

  • 9篇肖永梅
  • 1篇张磊
  • 1篇罗强

传媒

  • 4篇中共贵州省委...
  • 3篇理论与当代
  • 2篇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途径探析被引量:2
2006年
继续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自然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逐步放松政府规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反垄断的法律制度。
肖永梅
关键词: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政府规制反垄断
户籍制度改革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在现阶段是滞后的,但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前景广阔。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就决定了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我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该文就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加快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肖永梅
关键词:户籍制度城市化进程
安顺市“十三五”时期人才资源需求预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运用GDP指数法和回归预测模型,对安顺市"十三五"时期人才资源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若不通过市外引才或其他途径的培育挖掘,到2020年底安顺人才的供给能力为26.35—26.8万人,而需求能力为32.97—33.01万人,则2020年底安顺人才的供需之间存在6.21—6.62万人的缺口。为弥补这个供需缺口,2015-2020年间安顺平均每年需要从市外引进或通过其他途径培育挖掘人才1.03—1.1万人。
张磊肖永梅
关键词:人才需求预测
做好贵州易地扶贫搬迁这项大工程
2020年
易地扶贫搬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采取的超常举措,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贵州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密度最大、贫困面最广的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是过去贵州的生动写照。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形成“生态脆弱——贫困——掠夺式开发——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贫困陷阱”。
罗强肖永梅
关键词:贫困陷阱贫困程度环境退化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脆弱
关于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都相对匮乏,建设任务重,投入需求大,因此,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通过统筹各类资源,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推进。
肖永梅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
安顺市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4年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安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支撑薄弱、"贪大求快"、规划科学性不足、政策环境欠缺等问题,因此,高效推进城镇化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产业支撑、突出城市特色、创新体制机制。
肖永梅
关键词:城镇化
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学思考
2007年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本文着重从经济视角论述构建和谐社会,分析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的影响因素,阐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措施。
肖永梅
关键词:和谐社会
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对安顺市人才资源现状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人才是关键。本文结合安顺市人才资源现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肖永梅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
践行“十破十立”必须把握解放思想的真谛
2013年
一、“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 解放思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研究,“是”指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实事求是就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因此,解放思想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洞悉,对本质规律的把握,对发展趋势的思考和明察,来源于长期的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我们只有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解放。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各项工作的面越来越宽,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始终把握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推进工作的创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主要途径就是学习。
肖永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