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淋 作品数:6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市海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区域医疗联合体高血压管理平台在社区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互联网+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的高血压管理平台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下属区域医疗联合体社区医院,594例新发现或已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血压控制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门诊就诊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纳入区域医疗联合体高血压远程管理平台管理。干预时间为1年,主要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血压达标率、药物治疗率、降压药物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共有575例高血压患者完成1年的随访,干预组291例,对照组284组。在干预1年后,干预组在增强体育锻炼方面及控制体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基线均有显著减低,两组间对比,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减低幅度、血压达标率、药物治疗率方面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依从性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干预组药物依从性显著增高(P=0.02)。结论互联网+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的高血压管理平台在社区高血压的防控作用优于传统门诊模式。 杨静文 董建平 宋丽萍 韩萍 赵金 韩静 周淋 石春茹 黄慧贤关键词:互联网 高血压 通过血液动力学表型指导降压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通过血液动力学表型指导降压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诊室和家庭血压测量进行血压评价,并进行阻抗心动图(ICG)检测,经过特有的智能高血压分型系统将患者分为四种血液动力学表型,包括高动力型(心率升高)使用β受体阻滞剂、大血管高阻力型(大动脉阻力指数升高)使用钙拮抗剂、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型(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升高)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高容量型(血容量饱和度升高)使用利尿剂。将患者随机分为ICG组(n=50,依据ICG测定的血液动力学表型,针对血压升高的不同机制选药治疗)和对照组(n=50,依据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临床经验进行治疗)。随访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降幅和达标率。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液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基线用药的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后用药种类增加,但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血压:研究结束后ICG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的降幅分别比对照组增大(8.38±27.78)mmHg(P<0.05,1 mmHg=0.133 kPa)和(3.94±18.15)mmHg(P>0.05);ICG组的血压达标率(<140/90 mmHg)高于对照组(66.0%vs.42.0%,P<0.05)。家庭血压:研究结束后ICG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的降幅分别比对照组增大(8.22±21.31)mmHg(P<0.01)和(4.76±13.88)mmHg(P<0.05);ICG组的血压达标率(<135/85 mmHg)高于对照组(70.0%vs.48.0%,P<0.05)。两组不同降压药物使用前后相应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对照组比,ICG组心率、大动脉阻力指数降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结束后,ICG组心率、大动脉阻力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容量饱和度较基线均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0.05),心率、大动脉阻力� 肖文琦 黄慧贤 韩萍 宋丽萍 杨静文 周淋 孙宁玲关键词:高血压 诊室血压 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心肺耐力改善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以运动康复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等运动耐力指标改善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临床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89例,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24)和心脏康复组(n=65)。对照组患者进行冠心病标准治疗,心脏康复组患者进行12周心脏康复,由专业康复医护人员负责指导和随访观察12周。入组时及治疗12周后分别评估患者症状限制性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结果 组间比较,治疗前心脏康复组摄氧效率斜率百分比(83.29±16.57 vs. 72.33±11.9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脏康复组无氧阈摄氧量(1010.78±228.52 vs. 895.42±210.89ml/min)、峰值摄氧量(1635.09±417.59 vs. 1528.92±376.95ml/min)以及摄氧效率斜率百分比(86.57±15.61 vs. 71.44±11.16)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方面心脏康复组治疗后无氧阈摄氧量(5.10±11.75 vs.-1.32±14.96ml/min)、峰值摄氧量(8.75±11.22 vs.-0.13±12.78ml/min)、峰值运动功率(7.84±13.63 vs.-0.17±13.28)和摄氧效率斜率百分比(4.92±11.20 vs.-0.54±10.83)的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患者无氧阈摄氧量、峰值摄氧量等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心脏康复组无氧阈摄氧量、峰值摄氧量、峰值运动功率、氧功率斜率、摄氧效率斜率百分比治疗后较入组时升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运动康复可提高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以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为主要指标的心肺运动耐力,使得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峰值运动功率和摄氧效率斜率百分比等主要CPET运动耐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92%-8.75%),尤其是峰值摄氧量升高最明显。 周淋 张福春 楚新梅 张小洺 刘志霆 陈磊 马佳关键词:稳定性冠心病 心脏康复 运动康复 心肺运动试验 改善率 血清微小RNA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微小RNA(miRN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3'端加多聚poly(A)尾的反转录后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1的水平,并测定其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结果心梗组miR-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心梗组患者血清miR-1较对照组均值升高的倍数与其血清CK-MB较对照组均值升高的倍数存在正相关关系(r=0.52,P<0.05)。结论 miR-1有可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miR-1水平升高的机制可能与心肌梗死灶周围的缺血组织释放增加有关。 徐冬梅 于立成 楚新梅 余阳 郭云飞 周淋 刘国强关键词:心肌梗塞 血清 微小RNA 全国三级医院专家和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专家对中国高血压指南认识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估全国三级医院专家和社区专家对高血压指南认知和执行的差异。方法采取抽样法选择全国三级医院高血压专业44名专家(三级医院专家组),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专家29名(社区专家组)。参照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19年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初步建立评估问卷,对问卷中血压监测、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三部分内容进行评分。比较三级医院专家与社区专家对高血压指南认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差异。结果三级医院专家组通过手机APP督促家庭自测血压和初诊动态血压比例的可行性评估明显低于社区专家组(75.0%vs 93.1%,P=0.048;81.8%vs 100.0%,P=0.040)。三级医院专家组初诊、叶酸干预后复查和每年复查同型半胱氨酸的重要性评估明显低于社区专家组,每年复查同型半胱氨酸比例的可行性评估明显低于社区专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三级医院专家组初诊颈动脉超声、混合斑或软斑治疗后复查、初诊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每年复查及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根据需要调整检查比例的可行性评估明显低于社区专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专家和社区专家对高血压指南认知和执行在某些指标上存在不同,希望通过培训和临床实践缩小差异,进一步提升血压管理水平。 周淋 黄慧贤 陈源源 曾哲淳 宋丽萍 韩萍 杨静文 肖文琦 董建平 杨卫红关键词: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压水平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收缩压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其入院时收缩压(SBP)水平而分为五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院内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病死率为(〈106mm Hg)22.1%最高、其余分别是[(106~125)mm Hg]5.4%、[(126~140)mm Hg]4.9%、[(141~160)mm Hg]2.9%和(〉160mm Hg)3.9%。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低于106mm Hg组的的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四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106mm Hg(OR=2.671,P〈0.05)和肌钙蛋白T峰值(OR=4.562,P〈0.05)肾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多支和左主干病变是入院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SBP〈106mm Hg患者在院期间病死率高,入院收缩压低可作为判断AMI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较好指标。 耿学峰 宋丽萍 郭云飞 周淋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收缩压 预后